沒人能真正擁有一塊DW表,你只是替垃圾桶保管它

正如標題所見。

在表圈,有這麼一句話:沒人能真正擁有一塊DW表,你只是在替垃圾桶保管它。

意思很明顯,就是調侃DW表很垃圾,只配待在垃圾桶裡。

甚至有人還諷刺,不用擔心買到假的DW表,因爲可能假的比真的質量還要好。

但和現實相反的是,這個“垃圾桶手錶”品牌,卻是神一樣的存在,成立短短十多年間,業績翻了數千倍。

2014年的時候銷售額才7000萬美元,到2016年就增長到2.3億美元,即使近年來業績放緩,也還能保持着每年數億美元的營收。

單說營收你可能沒有概念,咱們拿銷量做個對比。

由於DW不是上市公司,無法通過年報獲取數據,能查到的普遍說法是2014年銷量超100萬隻。

注意這是約10年前的銷量,當時在全球成百上千個腕錶品牌中,僅次於天梭和斯沃琪。

即使放在現在,按照2022年的統計數據,年銷量能過百萬只的品牌也只有勞力士、浪琴、天梭和斯沃琪等少數幾個。

這就很魔幻了,一個被吐槽成“垃圾”的手錶品牌,竟能有這麼高的銷量。

那這手錶,到底是真垃圾還是純屬誤會呢?

01

其實討論這個問題的前提,是要看站在什麼立場上。

如果作爲愛表、懂表、癡迷表文化的人,那DW毫無疑問就是徹徹底底的垃圾。

DW,全稱Daniel Wellington,中文名丹尼爾惠靈頓,號稱是一家源自瑞典的時尚腕錶品牌。

劃重點,這是個瑞典品牌,不是著名的鐘錶王國瑞士,兩國相距一千六百多公里,不存在接壤關係,文化和語言也有巨大差異。

現在網上很多營銷文,以及一些代購的,喜歡把DW說成瑞士品牌,簡直就是大忽悠。

當然,這都是小問題,畢竟DW只是個鄙視鏈下層的石英錶,在不在瑞士不重要。

關鍵問題是知名鐘錶品牌基本都有厚重的歷史和一些獨門技藝加持,雖然貴,但價值對得起價格,而DW卻恰恰相反。

和動輒有着上百年曆史的名錶不同,DW非常年輕,成立於2011年,創始人是一位名叫Filip Tysander(下文簡稱:飛利浦)的瑞典年輕人。

飛利浦不是什麼製表行業的名人,也沒有和鐘錶相關的工作背景,純粹一外行人。

而他創立DW的資金,僅僅花了約2.5萬美金。

也就是說,一個不懂表的二十多歲小夥子,花了2.5萬美金,就創造了一個腕錶品牌,沒有任何歷史和血統好談,反而看上去過於潦草。

品牌成立之後,下一步就是要生產了,但飛利浦他實力有限,壓根沒錢在瑞典辦工廠請工人。

於是小夥子把目光瞄準了輕工業發達,人力資源又充足的東方大國。

據說,飛利浦當時是自己用Photoshop設計了理想中的手錶樣子,然後把設計樣品寄到了深圳某個做Nato錶帶的工廠。

幾番溝通之後,確定了DW手錶的生產模式。

大致上,錶殼、腕帶、包裝盒等基礎附件,由深圳的代工廠生產,手錶的核心靈魂——機芯,採用日本西鐵城旗下的miyota(美優達)GL20和GM15機芯。

當然,最終把這些東西組裝起來的工作,也是交給了深圳的代工廠。

按照網上很多表圈大佬的說法,這麼一套流程下來,DW一隻基礎款的表,成本可能就百來塊錢

錶殼、腕帶這些東西,幾十塊錢不能再多了。

至於機芯,咱們不知道採購價,普遍說法是幾十塊錢,也有人說大批量採購可能十幾塊錢就能拿下,品牌哥在某寶上搜了一下也確實很便宜。

對了,DW還有一個被詬病的地方,在各種銷售平臺都標註了表面的玻璃叫做“礦物強化玻璃”,這是一種廉價的材質,很容易摔壞磨損,和主流品牌用的“藍寶石玻璃”相差甚遠。

所以,總結下來,號稱北歐輕奢品牌的DW,就是一個低廉的代工廠組裝貨。

這也正是它被很多人看不起的主要原因,因爲實在是太沒技術含量了,成本百十來塊錢的東西,要是賣個小几百塊錢還能說得過去,但賣到一兩千,確實不值得。

02

OK,DW的來龍去脈講清楚了。

接下來再聊聊它是怎麼在既沒有歷史底蘊又沒有技術含量的情況下,銷量能這麼猛,甚至被很多人追捧。

原因很簡單,營銷,講故事。

和大多數名錶一樣,DW也有自己的背景故事。

官網上是這麼寫的,創始人飛利浦追求自由,喜歡遊山玩水。

高中畢業後,飛利浦來到澳大利亞旅遊,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迷人的英國紳士,他着裝風格低調簡約,喜愛佩戴一款古董手錶,錶帶則是斑駁的尼龍錶帶。

這位迷人的紳士,叫做Daniel Wellington,受到他的風格啓發,飛利浦決定以紳士的名字創建自己的時尚腕錶品牌,於是DW就誕生了。

這個故事不敢肯定百分百是假的,但真實性很低很低,迷人英國紳士到底有多迷人?爲什麼用了人家的名字都沒讓人家露面代言一波?無圖無真相!

故事編完之後,不管真假,但至少給DW定了一個基調。

注意關鍵詞:紳士、低調、簡約。

沒錯,這也是DW編故事想要表達的含義,即告訴消費者,咱的表不要把它當做計時工具,這就是個時尚裝飾品。

但光有故事還不夠,飛利浦發揮了教科書式的營銷才能,真正的用小錢幹大事。

DW的營銷思路是,小個體者的影響力比大明星更好,類似咱們現在的小紅書帶貨。

在成立初期,飛利浦就拿出來 15,000 美元,發起了一場頗具影響力的營銷活動。

他們不找大網紅,只聯繫那些粉絲不多(2k-1w)的小網紅,要求就是佩戴DW手錶拍照發帖帶上#DanielWellington的tag,以此獲得海量曝光。

但DW對網紅的照片有個要求,不能單純的提到表,還要有格調。

比如讓時尚博主用它參加各種時裝秀,情侶們用它來表達自己的愛意,旅行者們用它來環遊世界,藝術攝影師用它來拍攝創意照片,一張張精美的照片代表着每一個羣體不同的格調。

並且,DW還要求網紅們在帖子上放上促銷代碼,玩粉絲經濟互惠互利。

此外,DW也在Ins上發起了名叫Pick of the day的長期攝影挑戰比賽。

人們需要在自己的Ins上發佈有DW手錶的照片,要求是要有創意或很好看。

這個比賽每天會產生一名贏家,當天贏得比賽的人免費獲得一枚DW手錶,並且參賽照片會被掛在DW的官博上。通過這個比賽,贏家可以獲得一些名氣,而DW呢,則無形坐擁了成千上萬次的免費宣傳。

取得初步成功後,DW就把這種方式在世界各地的社交平臺都重複一遍,完全打開了銷路。

僅僅用了三年,年銷量就幹到了100萬隻。

值得一提的是,DW因爲成本低廉,毛利率高達50%,非常有利可圖,DW公司賺的盆滿鉢滿之外,網紅們也樂意於自行加入帶貨。

這也就是爲什麼,它能從2014年到2016年短短兩年時間業績如同坐火箭般飛昇。

03

看到這裡,應該明白了吧,DW表很廉價,能火起來全靠廣告營銷,說是智商稅並不過分。

但我們要知道,不是所有人買產品都看性價比的,不然五菱宏光早就乾死了勞斯萊斯。

前面咱們提到過,DW的品牌基調和營銷內涵,都指向了它的設計,這是個時裝表,是個裝飾品。

打開DW的官網,有一說一,氣氛營造的很好,表看上去也很精美。

錶帶風格多樣,邊框多爲玫瑰金色或銀色,錶盤基本是白色,沒有數字刻度和秒針,非常簡約。

對於時尚人士,只需要一塊搭配衣服好看,簡約得體的表,無所謂是不是機械錶,也無所謂品牌,更無所謂價格,DW不失爲一個合理的選擇。

而對學生羣體,正經的大牌包豪斯風格表很難買得起,花個一千多塊錢,買個DW平替,偶爾搭配衣服或當做計時工具,都挺好,沒必要較真。

不過話又說回來,DW低廉的成本註定質量堪憂,網上隨便一搜就有很多吐槽,屬於中看不中用的表。

同價位,更好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

完全可以看看精工,西鐵城,海鷗,斯沃琪,天梭、美度等主流品牌。

這些都各有各的特色,不但品牌形象好,還擁有自己的技術,旗下的產品更是多種多樣用料踏實。

相比之下,選DW的意義何在呢?

如果預算充足又癡迷於DW的風格,考慮下NOMOS或 榮漢斯 豈不是更好,這纔是純正的德式包豪斯設計代表品牌。

當然,看到這裡可千萬別一時衝動真的把你手腕上的DW扔垃圾桶裡。

必須要明白一個道理,存在即合理,買表之前首先問問自己的核心需求是什麼,如果它能滿足你,那就完全可以買,沒必要人云亦云。

更何況DW在國內很大一部分銷量是用於送禮,特別是情侶之間互贈。

表雖然垃圾,但心意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