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警惕濫用網絡詞語的多重負面反應

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語言環境和人們的社交方式,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部分網絡語言正逐漸延展到日常生活中,呈現線上線下交互影響的狀態。有些鮮活生動的網絡語言,既符合年輕一代的表達習慣,也豐富了我們的語言體系,展現出積極的一面,目前有些詞語已被《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收錄。但與此同時,“綠茶”“超雄”“戀愛腦”“撈女”“普信男”“PUA”等網絡詞語被濫用的現象,也值得我們警惕。

網絡時代的情緒狂歡,是一些標籤式的網絡用語廣泛傳播的溫牀。很多人還來不及細細琢磨,就被裹挾到了一個充滿“互聯網黑話”的語境之中。然而,有一些詞語在傳播中脫離了原始語境,發生了性狀突變,它們被不加考證地濫用或泛娛樂化地用來指涉更多事物,甚至成爲網絡暴力的一部分。

一些網絡詞語的再生產,是部分網民激情敘事的產物。它們忽視了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偏離了語言表達的規範性,卻具有較強的誘惑性,讓人誤以爲熟悉和使用這些網絡詞語,能顯得高級或年輕。比如,近兩年關於“超雄綜合徵”的討論增多,前不久一位博主在雲南偶然拍到了一位奶奶,便在視頻中隨意給她貼上了“昆明超雄老奶”的標籤,導致該老人被網暴。可事實上,那位奶奶性格非常隨和,而且“超雄”是一個僅與男性有關的醫學名詞,濫用這個網絡流行的標籤並不合適。

詞語不是權利,卻是權利的支點。我們要警惕部分網絡詞語被濫用,還因爲有些詞在客觀上成了使用者不對等壓制他人的工具。一些看似精準生動的網絡詞語,以一種難以察覺的姿態馴化了很多人的思維。

美國語言學家沃爾夫在“強力語言相對論”中提到,“說話者是其語言的語法和詞彙結構的囚徒”。哲學家維特根斯坦也說,“詞語的世界就是你眼中的世界”。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工具,它讓感官的印象世界變成內在的、觀念的、意義的世界。我們藉助語言這種符號將世界在意識中固定下來,在心智中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同時將豐富的內心外化。而一些封閉、窄化的網絡詞,放棄了具有不同側重和不同情感色彩的表達,將豐富多元的人禁錮在只有單一側面的詞語中,壓縮了思維的創造潛力,讓使用者逐漸喪失對浩瀚世界的感知力,將無限變爲有限。

濫用一些網絡大詞,忽略某些詞語中深藏的偏見和邏輯的缺失,可能將輸出者和接收者的意識焦點導向單一特徵。比如,現在網絡上有些人習慣於將深情的人叫作“戀愛腦”,將付出者稱爲“舔狗”,普通男性但凡表現出一點自信就是“普信男”,在與女性打交道時稍有不慎就會被貼上“厭女”標籤……這些濫用網絡詞語的現象,不僅在兩性間樹立等級關係、煽動性別對立,也侵蝕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此外,由於青年網民標榜個性的精神需求,網絡詞也成了一種構築代際壁壘的密文。研究表明,網絡詞語的濫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青年羣體個人化、功利化的趨勢,其庸俗化的表現也會對未成年羣體的語言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如何在順應數字時代語言進化的同時,又不喪失傳統語言表達的規範性?這是一個亟待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