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坐18站公交車,也要來這裡吃飯、白相相!”

“我們給老人準備了綠豆湯消暑,考慮到有的老人有糖尿病,我們就做了甜、鹹兩種口味。”中午時分,氣溫超過35攝氏度,山陽鎮社區綜合爲老服務中心廚房內,廚師朱金章正在煮綠豆湯,“這一大鍋綠豆湯是從早上六點半就開始煮的,老人的牙口和腸胃不好,一定要煮上四五個小時,煮透了再盛出來冷卻,下午一兩點再給他們食用。”

而在廚房隔壁寬敞明亮的餐廳內,近百位老人正吹着涼爽的空調,有序用餐,還有老人自帶飯盒打包回家。87歲的獨居老人邱四金說:“我不吃蝦,他們就記住了,特地給和我一樣不愛吃蝦的老人,另外燒了紅燒肉。這一盒飯,一共也就五六元,這麼便宜、新鮮的菜到哪裡去買?我們一直在這裡吃,真是一百個滿意、放心,顧院長心裡一直想着我們,我們很感動。”邱四金豎起大拇指,爲中心的優質服務點贊。

▲顧永仙

邱四金口中的“顧院長”,就是中心負責人——顧永仙,今年63歲,她因退休前曾擔任山陽鎮敬老院院長,老人們都親切地喊她“顧院長”。

“顧院長工作特別細緻,每週,她會根據老年人的口味,安排好菜譜,在葷素搭配的基礎上,儘量選擇軟爛、易消化的食物,三菜一湯,提前張貼菜單。她還邀請了志願者來中心,教唱老人越劇、滬劇、舞蹈等。”工作人員林永娟說,“我們的工作氛圍特別好,如果正好遇到有老人臨時要加一份飯,我們就把自己的飯菜勻一下給需要的老人。同樣,哪天有飯菜多出來了,工作人員都主動分掉,不浪費飯菜”。

在廚房旁的一間小辦公桌上,擺放着幾本記錄本和幾張表格,上面清晰地記錄了每天的食材採購及費用情況、每位老人的忌食統計表、就餐人員每日的就餐情況、餐具消毒情況、菜品留樣情況等。顧永仙說:“我們要讓老人吃得實惠、吃得放心,這裡平均一頓6元左右,人工費和水電煤氣等費用都是政府補貼的。我們很注重老人的飲食禁忌,比如之前我們準備了茄子馬鮫魚,有30多個老人不吃海魚,我們就另外準備了麪筋塞肉,滿足老人不同的需求。”

據介紹,山陽鎮社區綜合爲老服務中心成立於2013年,爲山陽鎮60週歲以上老人提供“一站式”服務,這裡的用餐人數從剛開始的30多人增加到了120多人。中心開放十多年來,每逢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都會和老人一起做湯圓、包糉子等,並分發給助餐老人,讓老人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經濟實惠的價格和十多年不變的真心服務,讓很多老人把這裡當成第二個家。今年85歲的張品梅是一名退休教師,已在中心用餐10年之久。由於張品梅的女兒不放心老人一個人住,就讓她搬到了石化一小區居住。家住得遠了,但心還是在一起。張品梅每天早上7點左右出門,風雨無阻、高溫不懼,乘坐18站公交車,步行數百米來到中心,和老夥伴們一起唱唱越劇、做做操,活動活動筋骨,十分充實。優質的服務讓老人們讚歎不已,張品梅還編創了《贊贊日託班》楊柳小調……

“小小日託班呀,我們心裡愛,黨和政府真是關心來呀!爲老人辦起日託班呀!每天來白相相,真是開心來呀……”

“老人是我們的老寶貝、老小孩,不管是分菜、分湯圓,還是月底算明細賬,我們都要做到一個都不能出錯,一個都不能遺漏。我們用心,老人才會安心、滿意!”顧永仙說。

通訊員:王萍

編輯:程佳域

責輯:俞嵐婷、程佳域

審覈: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