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晶片攻防 日經剖析不利臺灣經濟

報導稱,在美國試圖以提高關稅和對科技出口實施限制以保有經濟領導優勢下,臺灣的創新和韌性已受到影響。美國與中國的策略競爭正威脅全球半導體的製造生態系統。

報導指出,過去40年來,半導體主要仰賴由臺灣的合約代工製造模式,由各國科技公司委託臺灣代工廠製造電子設施、汽車和電腦系統使用的晶片,並銷售到世界各國。不過美國和歐盟現在把各國與臺灣的這種依存關係視爲一種風險來源,而非韌性。

報導稱,美國實施《晶片法案》和收緊出口管制,迫使臺積電等企業將專有技術轉移到美國本土,並禁止企業把含有美國先進技術的晶片出售給中國;歐盟和日本正對臺灣提出類似的投資需求。這些政策將導致供應鏈重複、成本增加及效率降低。

報導分析指出,雖然美國主導建立以價值爲導向的全球經濟,與東亞的民主經濟體利益一致,但美國現有政策正傷害而非讓這些國家受益,尤其是臺灣;美國的政策不但沒有建立一個具韌性的全球經濟,反而正威脅臺灣的經濟和民主韌性。

報導指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或簽署更多雙邊自由貿易協議有助強化臺灣韌性和永續發展。不過,華盛頓尚未展現更多的興趣來支持這樣的倡議,或說服其他國家如此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