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牛疾行”華爾街措手不及!日韓股市遭拋售,中國資產被搶籌

過去4個交易日,A股漲幅逾20%,突如其來的“牛歸”令華爾街集體焦慮。

“華爾街現在對中國股市的FOMO(害怕錯失漲幅)的情緒很強烈,連愛馬仕、LVMH的股價都大漲,中國財富效應回升的預期帶動了這些奢侈品。之前中國相關倉位太低了,現在想着還應該補一點倉位,買不了A股的海外基金,就會多買一些離岸市場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或消費品公司。”9月29日,某美國共同基金中盤股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華爾街被FOMO主導

上週,第一財經曾報道,在這波上漲前,海外對衝基金對中國股市的配置倉位僅爲6.8%,爲5年低點,比今年4~5月時的高點低約1個百分點,還有很大增持空間。如今,由於極低倉位帶來的FOMO情緒更是容易導致海外基金大幅加倉,尤其是對衝基金,而一般行動更慢的長線資金也開始被逼加倉,否則很可能跑輸業績基準。部分海外投行的A股交易臺資金流動在上週三達到了歷史新高。

部分海外投行的A股交易臺資金流動在上週三達到了歷史新高

9月30日,A股呈現歷史級別的天量大漲,滬指收漲3336點,當日漲幅超8%。兩市上漲個股5336家,其中漲幅超過9%的個股3459家,漲幅超3%的個股5310家,創下A股歷史上單日成交量之最,滬深成交額突破2.5萬億元。

相比歐美和亞太股市,A股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中航信託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記者表示,近日股市暴漲前,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靜態市盈率爲13.3倍,動態市盈率爲13.2倍,市淨率爲1.2倍,均大幅低於過去十年的均值和中位數,處於歷史低點。相比2018年末股市低點,當前市盈率、市淨率比2018年末股市低谷還要低。相比2018年末,市淨率又下降約13%。從規模的角度看,中小市值股票估值下滑幅度更明顯。以中小市值爲主的中證500和1000指數,市盈率和市淨率已經大幅跌破過去十年曆史低點;以大市值股票爲主的滬深300指數,市盈率和市淨率接近過去十年曆史低點。

而A股經歷連續兩三年的下跌後,分紅收益率不斷提升。新“國九條”進一步鼓勵上市公司分紅、回購,根據半年報統計,上半年約670家上市公司進行中期分紅,金額約5300億元,遠超去年同期2000億元;以半年報披露截止日期8月31日爲限,計算可知,滬深300指數的加權股息率爲3.3%,中證500指數的加權股息率爲2.2%,中證1000的股息率爲1.7%。大市值、高分紅的“紅利股”,股息率更高。上證50的股息率爲3.9%。上證紅利指數的股息率更高,達到爲6.7%。不少股票的分紅收益率並不弱於債券、理財等資產。

不少股票的股息率已超過10年國債收益率

A股分流、亞太股市拋售

與此同時,亞太其他市場卻遭遇大幅拋售。中東局勢顯著升級,真主黨領袖在黎巴嫩遇襲,針對也門代理人的進一步攻擊導致市場擔憂伊朗的反應。

9月30日,過去兩年深受海外投資者青睞的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大跌4.82%,日本仍在消化新自民黨領導人產生的影響,日元升值對日本股市的整體利空效應依舊存在。日本股市汽車和半導體板塊表現疲弱,銀行股在利率上升和日元走強的推動下有所恢復。

9月30日,過去兩年深受海外投資者青睞的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大跌4.82%

當日,韓國KOSPI指數亦下跌2.11%,三星下跌超過3%;臺積電下跌超4%,但中國半導體股上漲超10%。

近期創出新高的印度股市也在30日出現回調,印度孟買30指數跌幅達1.26%。

韓國KOSPI指數下跌2.11%

亞太股市的下跌存在自身的原因,A股的分流效應是原因之一。某美資投行交易員對記者表示:“韓國KOSPI指數今天在開盤上漲後迅速下跌,主要因爲外國投資者大幅拋售,而早盤作爲買家的本地機構也轉爲盤中賣出,可能是因爲韓國市場被用作資金來源,以購買港股和其他中國相關股票。韓國股市將在明天(10月1日)因‘武裝部隊日’休市。”

據記者瞭解,韓國股市主要受到獲利了結和板塊輪動的衝擊,投資者似乎開始賣出汽車和金融等主要受益於“價值提升計劃”的板塊。高盛的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在這兩個板塊均爲主要淨賣方,分別賣出8600萬美元和5300萬美元。今年早些時候,在日本股市屢創新高的激勵下,韓國推出了“企業價值提升計劃”(Corporate Value-up Program),並不斷公佈更多細節,試圖改善上市企業治理和價值管理,來增強韓國股市吸引力,韓國股市一度上漲。

印度股市的高估值則始終是國際投資者的“心結”,整體市盈率已經超過25倍,多位國際投行分析師此前對記者提及,一般長線機構傾向於在17、18倍市盈率時買入,但在22倍以上時則會轉爲相對謹慎。

但整體而言,機構對印度的長期觀點仍然積極。The Global CIO Office首席執行官Gary Dugan對記者表示,印度股市目前可能估值偏高,但該國繼續爲其經濟發展奠定基礎,許多新的積極因素確實是“印度製造”推動了創業精神。

在他看來,中國股市仍有望繼續上漲,投資者很難逆勢而爲。未來,美聯儲降息的預期仍可能利好亞洲市場,鑑於消費者信心指數低於預期,本週的美國非農就業報告顯得尤爲重要。疲軟的勞動力市場將強化少數人認爲美聯儲可能在11月會議上再次降息50BP的觀點。

10月是財政政策窗口期

如今,中國的牛市能持續多久是全球投資者心中最大的疑問。國慶長假過後,焦點將轉向財政政策。

據記者瞭解,國內外各大投行對於財政刺激的預期爲,四季度有望批准額外的國債發行,財政支出可能高達3萬億元。

高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閃輝表示,在政策方面,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可能召開的會議和新聞發佈會值得關注。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雙月例會(可能在10月底或11月初)也很重要,因爲官方赤字目標的變更需要人大常委會批准;數據方面,高頻數據如政府債券發行情況,以及更具前瞻性的月度數據(如PMI),將提供政策實施和政策影響的關鍵信號。

“上週我們在倫敦會見了固定收益和股票客戶。行程與中國央行在週二(9月24日)發佈的寬鬆措施以及週四(9月26日)召開的9月政治局會議重疊。週一當我們的行程開始時,客戶的討論仍然悲觀和看空。週二和週三,投資者正在消化央行新宣佈的寬鬆措施,但大多數人仍持懷疑態度,因爲客戶認爲財政政策是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關鍵。到了週四和週五,政治局會議傳遞了明確鴿派信號,媒體報道建議新增2萬億~3萬億元的財政擴張後,部分客戶開始認爲這輪寬鬆可能是關鍵轉折點,客戶的關注點迅速轉向政策實施以及如何追蹤政策效果。”閃輝稱。

法巴大中華區外匯、利率策略主管王菊也提及,“下一個關鍵的窗口將是10月底的人大常委會會議,屆時可能會批准1萬億~2萬億元的額外國債發行,央行所提到的50BP降準之外,年內25~50BP的再降準空間可能意在配合這一點;隨着發改委在9月19日推出一系列‘增量政策’,額外的國債可能作爲資金來源。國債籌集的資金也可能被用於爲主要商業銀行注資。”

值班編輯:Z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