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案:加拿大警員承認用錯誤內容獲得法官逮捕令

(原標題:孟晚舟庭審日記丨加拿大警員承認申請逮捕令宣誓書“有錯誤”)

溫哥華當地時間27日,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孟晚舟的律師辯方律師)用一天的時間繼續對加拿大聯邦警察(RCMP,或譯爲皇家騎警)警員溫斯頓·葉(Winston Yep)進行詢問。與26日相比,這位警員當天回答辯方律師的過程明顯變長,似乎對每個問題都‘三思而後答’,聲調也比昨日更低。儘管如此精心地選擇答案,他還是在追問過程中被迫直接承認,是他用內容錯誤的宣誓書獲得了法官的臨時逮捕令。

△孟晚舟

根據加拿大的法律,警察逮捕任何人都要向法官申請逮捕令。在這個案件中,法官簽發的是臨時逮捕令,也就是主要依據警察的宣誓書來簽發。爲防止警察濫用司法權力,警察必須在宣誓書中向法官作出誠實的陳述。法官基於對這份宣誓書內容的信任來決定是否簽發逮捕令。然而,如此重要的宣誓書,葉警員在這份宣誓書中卻存在着形式和內容多方面的錯誤。

一、沒有在宣誓書中向法官提供準確的內容

宣誓書中有一個關鍵的信息,就是孟晚舟是否與加拿大有關聯。葉警員在宣誓書中說,孟晚舟與加拿大沒有關聯(no ties)。而辯方律師指出,孟晚舟不僅在過去的10年內,曾50多次往返加拿大,目前在溫哥華有兩處房產,還曾擁有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對此,葉警員承認,“對於孟晚舟與加拿大沒有關係這一點是我搞錯了。”

事關孟晚舟,一則重磅消息從加拿大傳出,“驚天醜聞”將被揭開(來源:~)

二、明知宣誓書中有錯誤卻不及時更正

葉警員承認,11月30日,也就是孟晚舟被捕前一天的晚上,他得知在自己當天下午簽署的宣誓書中,“孟晚舟與加拿大沒有關聯”的陳述內容是錯的。

辯方律師於是問他,他是否更正了這個錯誤信息?是否聯繫司法部的檢察官尋求建議?是否與他的同事達利瓦爾(Dhaliwal)討論怎麼補救?是否向自己的上司詹妮(Jane Vander Graaf)報告,並申請推遲執行逮捕令?葉警員的回答都是沒有。辯方律師又問他,如果在他簽署宣誓書之前,他就知道孟晚舟在溫哥華有房產,是否會把這個信息補充到宣誓書內容裡,他說他會的。也就是說,葉警員明知自己的宣誓書存在內容錯誤,卻連用四個“沒有”承認他不想採取任何更正或者補救措施。

三、違反逮捕令的建議竟然“不知道誰提出的”

葉警員承認,改變在飛機上逮捕孟晚舟的建議是他提出的,但是當辯方律師問他,因爲什麼提出這個建議時,他回答說,是因爲邊境服務局的人暗示這屬於他們的司法管轄權。然而,當律師問邊境服務局的哪一位提出這個暗示的時候,葉警員卻回答不出來。辯方律師追問他,是否真的有人說過這個暗示的時候,葉警員又改口說,當時是他自己那麼理解的。

也就是說,對於違反逮捕令如此重要的決策,竟然成了“查無實據”。

將迎來重大轉機?孟晚舟案再次開庭,她面帶微笑自信走進法院(來源:~)

相關推薦

加拿大溫哥華當地時間26日上午10時,華爲公司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引渡案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繼續進行。

在此輪聆訊中,控辯雙方將圍繞加執法部門在拘押孟晚舟的過程中是否存在“程序濫用”的問題,對證人展開交叉質詢。

法庭爲本輪聆訊預留的5天時間內,加拿大邊境服務局、皇家騎警的相關證人將在庭上接受詢問。孟晚舟的律師團認爲,在孟被拘押的過程中,美國政府官員指示加拿大皇家騎警和邊境服務局官員進行了帶有欺騙性和不正當的搜查,因而違反了法院令和孟所應享有的基本權利

華爲加拿大公司在26日發出的一份簡短聲明中表示,相信加拿大司法體系能夠維護誠信,確保公義。華爲一直對孟晚舟的清白抱有極大信心,並將繼續支持她揭示權利遭侵犯的幕後真相。

機場消失的3小時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2018年12月1日,在美國的驅使下,加拿大的司法系統在扣押孟晚舟的程序中,存在大量的違法和濫用權力的行爲。

其實,通過以往的新聞報道、現場監控視頻、執法人員的現場筆記,去覆盤扣押孟晚舟的全過程,幾乎可以斷定,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是美國一手操縱的有預謀的政治陷阱。

2018年11月30日,孟晚舟被捕前一天,加拿大法院簽發臨時逮捕令中明確要求該國執法部門“立即逮捕”孟晚舟。按照該國執法流程,加拿大警方理應在孟晚舟入境加拿大的那一刻起就將其逮捕。就這一點,負責此案的加拿大皇家騎警格拉夫(Janice Vander Graaf)在其11月30日的執法筆記中也有提及。她甚至建議,飛機一落地,就登機對孟晚舟進行逮捕。

加拿大警方11月30日執法日誌明確“登機執法”行動。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法院文件截圖

然而到了12月1日,加拿大皇家騎警突然改變計劃,要求加拿大邊境服務局配合。後者則以“入境檢查”爲由,強行扣留孟晚舟長達3小時。這段時間內,早前接收加拿大法院“立即逮捕”的加拿大皇家警隊,並未做任何筆記。

直到當天下午2點15分,孟晚舟落地加拿大並在機場“消失”3小時後,又在加拿大皇家騎警和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執法人員的筆記中出現。就雙方各自的說辭來看,加拿大皇家騎警筆記顯示:孟晚舟在經過“海關檢查”後轉移到另一個房間,7分鐘過後被加拿大皇家騎警實施拘捕;而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執法人員科克蘭德(Scott Kirkland)事後通過宣誓書的形式闡釋:(當天)14點11分“海關檢查”結束,孟晚舟被帶到另一個房間(由加拿大皇家騎警實施逮捕)。

需要注意的是,加拿大皇家騎警以及邊境服務局在這3小時內對孟晚舟進行的“搜查”行動,其實都是不符合法律程序的。根據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官網資料,該機構若要就對象展開拘留行爲,必須提供解釋。此外,該機構必須允許被拘捕對象使用手機請求法律援助。

但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執法人員柯蘭德(Scott Kirtland)執法筆記顯示,孟晚舟的手機在下飛機後在第一時間就被收繳,不具備對外聯繫的條件。此外,華爲方面律師在《衛報》今年3月的報道中透露,加方執法部門在拘留孟晚舟時,並未告知其拘留緣由。

美國一手操縱的“驚天醜聞”

如此龐大且有預謀的集體違法背後,不僅僅是加拿大執法系統的黑暗錯亂,更是與美國關係密切。

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對孟晚舟的審問,主要圍繞在與美國起訴相關的、華爲在伊朗的業務交易等問題上,都是與入境無關的問題,顯然已經違規違法。

在審問過程中,一位執法人員更是強迫孟晚舟交出了電子設備密碼,並在筆記本上仔細記錄了這些密碼。

這名執法人員還在另一張“單獨的紙條”上重新寫下了這些密碼,並將紙條放在櫃檯上孟晚舟電子設備的旁邊,現場的攝像頭記錄下了這一切。

在結束審問後,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偷偷拿走了包含手機號碼和密碼的那張紙條,之後又偷偷被移交給了警察。

這些信息進入加拿大警察系統後,一位名叫Ben Chang的警官竟然將孟晚舟的電子設備序列號、SIM卡、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以郵件方式發送給了美國聯邦調查局(FBI)。

一旦FBI掌握了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美國當局就可以查到呼入和呼出電話、電話號碼、通話時間、持續時長以及手機信號塔的位置所在。

而這一切,竟是美國一手謀劃的。

參與拘留孟晚舟的一名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官員,隨身帶着2個“法拉第袋”,可以防止袋子中的電子設備被無線接入,被遠程擦除或修改裡面的內容。

而攜帶“法拉第袋”,是美國紐約東區助理檢察官要求的,執法機構必須獲取目標人物所攜帶的所有電子設備,並將電子設備放入“法拉第袋”中,以防止設備內容被無線信號遠程擦除或修改。

這一要求,被加拿大皇家騎警在其工作筆記中詳細記錄:“加拿大邊境服務局的執法人員,會根據FBI的請求,找出孟晚舟的電子設備並將其放入袋子中。”

事後,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客運業務主管Nicole Goodman假惺惺地追悔道,密碼不應由邊境服務局提供,因爲密碼是在檢查期間獲得的,不能用於訪問設備,也不能與第三方(即其他執法機構)共享。

案件或將迎來重大轉機

10月26日至10月30日,孟晚舟案再次開庭。

在孟晚舟被捕的整個過程中,加拿大皇家騎警、加拿大邊境服務局有預謀地違反加拿大法院要求立即逮捕的命令。

而且,在逮捕過程侵犯了孟晚舟的憲章權利和自由,以入境檢查爲藉口進行刑事調查;非法沒收電子設備及索要密碼;審問過程中存在非法取證,加拿大邊境服務局的官員詢問了與入境無關的問題,非法獲得電子設備信息,並非法傳遞給FBI。

一旦這些違法行爲都坐實,那麼加拿大的司法系統將迎來大地震,孟晚舟案件也將迎來重大轉機。

根據目前法庭排期,關於此案中程序濫用是否成立的聆訊,將在2021年2月16日至3月5日進行。而關於是否引渡的聆訊,則將於2021年4月26日至30日舉行。

孟晚舟陷旋渦 任正非袒言:做好了這輩子見不到的準備

9月28日,在前往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出庭時,媒體鏡頭前的孟晚舟含笑致意,氣定神閒。

600多天過去了。個體命運突然捲入風雲變幻,這位被困於加拿大的華爲公司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曾感慨,忙碌讓時間縮短,苦難將歲月拉長。

其間,她在被稱爲華爲人“羅馬廣場”的心聲社區平臺發過數封公開信,直面苦難與漩渦,也始終堅守心中的光亮。

變化突如其來。

600多天前,習慣了當“空中飛人”的孟晚舟,生活瞬間開啓了慢鏡頭。在此前的那個秋天,她恰巧與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1700餘名學子聊起華爲的故事,說到生命短暫,感慨時不我待。

“來日並不方長。”她說,出差讓她感到愉悅,特別是到一個陌生的國度,見一些陌生的人。有一次入境,移民局官員看到她那蓋滿章的護照,問是不是導遊。“不,我只是在華爲工作!”她的自豪溢於言表,“2017年,華爲人創下飛行了17.5億公里的紀錄,可以繞地球4.3萬圈”。

2019年10月20日,15項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在浙江烏鎮發佈,華爲技術有限公司代表在介紹“鯤鵬920處理器”。 圖片來自新華社

這個暫停鍵,給48歲的孟晚舟切割出兩個世界,一個充滿良善與暖意,一個充斥質疑與中傷。

漩渦中的她,在被困一年之時曾通過心聲社區發公開信,稱溫暖與鼓勵讓她得以從“恐懼和痛苦、失望和無奈、煎熬和掙扎”中學會“堅強承受、從容面對、不畏未知”。

她還有一個收穫,是與慢時光相處。

“在深圳時間總過得很快,日程滿滿的,從一個目的地奔向另一個目的地,從一場會趕往另一場會。”她常常覺得分身乏術。這種隨時隨地處理多個任務的狀態,幾乎是每個華爲人的真實寫照。如今,她有足夠的時間去深入讀一本書,並堅持將英語學精通。

她的父親、華爲創始人任正非公開談起孟晚舟的次數不多,卻曾在去年5月於深圳華爲總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女兒在自學五六門功課,準備讀一個“獄中博士”出來。

“勇敢不是不害怕,是心中抱有信念。”孟晚舟在公開信中吐露心聲:“從未有機會如此緊密地與18.8萬華爲人聯接在一起。任何事情都有美好的一面,這份緊密且溫暖的聯接,如春風般美好。”

這封公開信的題目是《你們的溫暖,是照亮我前行的燈塔》。其中的一句話是:燈,左“火”右“丁”,火是希望,丁是人本,總能在黑暗中給予信念的力量。

信念,在華爲是一股通用能量,背後是對常理、常識的堅守。如此穩定的思想力,在當年做用戶交換機的銷售公司華爲和今天的世界500強企業華爲,都是公約數。

比如,孟晚舟就在一次招聘宣講會上談過一個基本邏輯——一切不凡源於平凡。

1993年她加入華爲時,公司只有兩三百人,銷售額剛剛過億。1996年,她去北京參加通訊展,手裡提着幾大袋資料,紙袋上有華爲的商標。出租車司機熱情地說:“哦,華爲,我知道……就是做紙袋子的嘛!”

孟晚舟的成長故事更被人津津樂道。從負責打印文件、轉接電話、製作產品目錄的基層秘書,到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進修碩士,再加入華爲財務部門,成爲首席財務官,到如今的副董事長,這條路,她走了20多年。她坦承曾轉接錯電話,還曾在到海外出差兌換現金時犯錯,損失了100美金。

她執掌的財務部,受到過任正非的嚴厲批評。2015年,華爲內部刊物《管理優化報》刊登的一篇名爲《一次付款的艱難旅程》的文章,直指財務審批流程複雜、財務人員常設阻力。華爲員工在心聲社區抱怨,引來任正非關注。盛怒之下,他簽發總裁辦電子郵件斥責:“據我所知,這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不知從何時起,財務忘了自己的本職是爲業務服務、爲作戰服務,什麼時候變成了頤指氣使,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後來的座談會上,他甚至當場發火:“這還過什麼年!”

痛定思痛。一系列刀刃向內的改革在華爲財務部門推開。2017年春天,孟晚舟作了題爲《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的新年致辭。她說,回顧一年前所站的高度,再看看一年後的成績,大家必有無限感慨。這番話的背後,冷暖自知。

她又鼓勵團隊,此刻已是下一段雄關漫道的開始。如今的華爲財務體系之高效與精細,在行業內首屈一指,爲華爲的持續成長提供了重要支撐。

和任正非一樣,孟晚舟有着深重的憂患感。“只有不斷扇動理想的翅膀,它纔不會退化爲羽絨披肩。”在一場校園招聘會上,她告誡高校學子,人生最大的錯誤是認爲自己有時間。

她援引了“一萬小時定律”,稱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不一定天資過人,但肯定付出了持續不斷地努力。一萬小時的錘鍊是從平凡走向不凡的必要條件。

換言之,“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這句話,也成爲孟晚舟2018年12月保釋後發的首條朋友圈配圖的文案。

配圖是著名的“芭蕾腳”,美國攝影家亨利·路特威勒的作品。一隻腳穿着舞鞋,光鮮完美,另一隻腳赤裸,佈滿傷疤。作爲2015年的全球廣告,華爲在多個國際機場投放。

任正非曾對這張照片有過闡述:我們起步太晚,成長的年限太短,積累的東西太少,得比別人多吃點苦。華爲人痛並快樂,憑着一雙爛腳走向了世界。

孟晚舟也表達過類似的辯證哲學:要做一朵奔騰的浪花,不做漩渦中的枯葉,讓平凡的生命綻放出非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