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油中毒30年 生活差過愛滋患者
中毒的油症患者30年後氯痤瘡仍擠得出膿包。(弘光科大提供)
油症患者的背部,長出大氯痤瘡。(弘光科大提供)
毒油事件頻傳,臺灣68年就曾發生「米糠油中毒事件」,弘光科大健康事業管理系副教授楊秋月與臺大教授郭育良共同發表「臺灣油症患者多氯聯苯/多氯呋喃中毒30年後之生活品質追蹤調查」,上個獲世界知名學術期刊「環境研究」刊登,調查顯示,油症患者中毒30年後,生活品質比愛滋病患者還差。」
「米糠油中毒事件」(亦稱多氯聯苯中毒事件),是臺灣環境公害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當時,彰化縣、臺中縣油脂工廠在米糠油加工過程中使用了多氯聯苯爲熱媒,後因管線裂縫污染油品,造成中部地區2000人中毒。
楊秋月指出,多氯聯苯外泄在米糠油後,經超高溫氧化生成多氯呋喃,「比多氯聯苯更毒,毒性和戴奧辛相似」,多氯聯苯中毒病症中,大多數便是多氯呋喃的危害。
楊秋月、郭育良調查204油症患者生活品質與現況,就身體、心理、社會、環境調查,報告顯示,有皮膚病徵的油症患者在身體、心理生活品質,雖比脊髓損傷者好,但卻比愛滋病患差。
油症患者因免疫系統受損,造成貧血、生氯痤瘡等後遺症,至今身體病痛纏身,劇毒會從女性胎盤、哺乳傳給下一代,生出膚色黑、智能低落、畸型的「可樂兒」,過了30多年,患者的氯痤瘡仍存在,甚至擠得出膿包,有患者更因被配偶嫌棄被迫離婚,心理備受煎熬。
楊秋月指出,油症女性患者發生不孕症是一般女性的2.34倍,月經週期更比一般女性短1.2天,而第二代中毒少女的初經來潮則提早7個月。
她形容:「被遺忘的油症患者及一出生即帶毒的下一代,長期得和血液之中的世紀之毒暗自博鬥、忍受病痛,旁人很難體會這種椎心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