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易健忘 專家:震後都更不會加速

花蓮大地震後,有些老屋因結構受損被判定黃單或紅單,但臺灣屋齡超過廿五年的老屋佔比超過七成,強震的發生能否提高民衆參與都市更新的意願或加快都更?專家認爲,民衆健忘,且大都認爲自己不會那麼倒楣,在修繕過後仍堅持住原屋,因此都更整合恐怕不會因此加速。

對於民衆在地震後如何檢測住家安全,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表示,民衆可針對家中的大柱、大梁檢查,看看有沒有出現四十五度的裂縫,也要特別注意低樓層的結構狀況,或詢問左鄰右舍是否也有損害,再共同查看整棟大樓是否有異常歪斜、沉陷狀況,並檢查門窗是否有擠壓變形,牆壁、柱、樑、樓板等有無裂損。

戴雲發也說,若一樓是挑高大廳,或被改建爲超商、大型賣場、餐廳等建物,更要特別留意,避免發生「軟腳效應」,不是自己家裡沒問題、大樓就百分之百安全,低樓層的一、二樓,更是地震後最應該檢查的地方。

內政部國土署統計,全臺已有十八棟建築列爲紅單。國土署指出,紅單是主結構受損有結構安全顧慮或地基不穩者;黃單是受損情形無結構安全顧慮,但內部非屬主結構的物件有掉落傾倒傷人顧慮,或鄰近環境有建築物傾倒疑慮可能受波及等情況,兩者代表意義不同。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除了檢視是否出現大型裂縫,或建築物本身是否有傾斜等狀況,也可注意附近建物是否出現紅黃單,另外,如果銀行鑑價時發現低於預期,恐怕就是以前曾經發生損害。

至於地震後是否會加速都更,徐佳馨說,國人忘性強,過往經驗是除非極嚴重,不然縱然變成紅單或是建物傾斜,還是不容易取得住戶同意都更,即使在九二一地震後,市場最大的改變也不過是民衆轉買爲租。

馨傳不動產執行長何世昌也表示,就算臺灣有不少大地震,但臺灣人還是比較鐵齒,至今危老及都更一樣進度緩慢。

何世昌指出,房屋在這次地震後如果被確認爲紅單建築,可以視爲嚴重損害,若對房屋採取補強方式補救,其實已不具經濟效益,房屋被判爲紅單後最好的方法就是拆除重建;如果是判爲黃單,也不能認爲可以不在乎,而是應該進行整建補強。

何世昌認爲,危老重建與都更推動困難的癥結點,在於建商提供的分配比率及換坪數很難達到住戶的滿足點,這家建商談不下去,換下一家建商繼續談,有些社區談了幾十家建商都談不下來,更何況近年營造成本大增,願意給住戶一坪換一坪,甚至更好條件的建商也不多,導致推動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