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劉衛東:「球外交」成效受制於中美大環境
名家觀點》劉衛東:「球外交」成效受制於中美大環境。(澎湃新聞)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劉衛東15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美國一前駐中國外交官不久前在美媒發文,圍繞美國NBA球星參加中國鄉村籃球賽事相關活動新聞,提出「鄉村籃球有可能成爲轉動美中關係的新乒乓」。衆所周知,「乒乓外交」在中美改善關係歷程中,發揮過戲劇化作用,中美乒乓球運動員友好互動幫助兩國迅速拉近關係。在當前中美關係陷入前所未有低谷背景下,有美前外交官主動提出可嘗試用籃球取代乒乓球,推進中美民間關係改善,進而爲穩定中美關係發揮作用,應該說這是抱有善意也經過深入思考。
劉衛東表示,不過,當前中美關係態勢與當年已有天壤之別。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面對與蘇聯的冷戰僵持和自身在越南的失敗,亟待改善對中關係。當尼克森政府確定這個方向,「乒乓外交」便水到渠成。相反,如果當時美國政府沒有改善對中關係的強烈意願,而是依然陷在「麥卡錫主義」中,那麼以「乒乓外交」爲代表的兩國民間友好互動想必很難成行。換句話說,體育交往或其他形式民間交往都可以有,但它們往往只能作爲政治關係的延伸,難以根本扭轉政治關係走向。
劉衛東稱,再看當前,美國政府已將中國認定爲「首要戰略競爭對手」。通過「籃球外交」或其他任何形式的體育外交來增進兩國民間理解和友好氛圍,這當然是希望中美走向緩和的人都願意做的,但在新時期還能否發揮當年「乒乓外交」的作用,卻被打上問號。根本而言,還要看美國政府是否真心希望轉圜對中關係。
劉衛東認爲,中美關係演變成當前狀態,原因非常複雜,但美國政府無疑是始作俑者和推動者。從戰略角度考慮,美國政界和學界一些人認爲,中國已從幾十年前「友好的非盟國」,轉變爲21世紀初的潛在追隨者,到了川普時期又進一步成爲競爭對手和挑戰者。美國隨即開啓全政府、全方位、全領域的動員,目的就是要遏止中國發展,對衝和限制中國的影響力上升,以期再次拉大美國對中絕對優勢。拜登政府一再重複建立兩國互動的「護欄」,這容易讓人產生偏於樂觀的遐想。但美方所謂「護欄」的實質早已經被揭穿,它實際是美國爲對中經貿、科技等方面封鎖和保護主義尋找藉口,爲其推崇和實際推行的「極限競爭」設立一個所謂「兩國共同承諾尊重的邊界」。換句話說,美國政府口中的建立「護欄」與改善兩國關係並不相關,甚至可以說華盛頓不斷念叨建立「護欄」的目的,就是爲了將對中遏壓限定在它自己設置的軌道上,以便其更有把握地維持對中「競贏」態勢。
劉衛東指出,客觀來說,通過各種舉措儘快加強中美民間交往、改善兩國民衆對彼此的印象,確實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歸根結底的前提,顯然是美國政府要改弦易轍,停止對中國的蠻橫遏壓制裁,以更客觀、更包容的胸懷去看待自己、看待中國。正是因爲沒有秉持冷戰思維,沒有戴着有色眼鏡來看中國,美國籃球明星才能成爲友誼使者,才能在中國鄉間得到淳樸的歡迎。如果美國政府也能在處理對中關係時摒棄冷戰思維,那麼中美之間不僅會有「籃球外交」,還會有「排球外交」「棒球外交」等更豐富多彩的民間交往活動。政治,本就不該是乒乓球和籃球所能承擔之重。既然已經有美國前外交官發出加強兩國民間交往的提示,那麼華盛頓政客們是時候該展現理性和魄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