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田飛龍:陸港主動通關彰顯「一國兩制」發展理性

名家觀點》田飛龍:陸港主動通關彰顯「一國兩制」發展理性。(觀察者網)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大陸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28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大陸衛健委26日宣佈自2013年1月8日起依據大陸《傳染病防治法》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防控工作進入新階段,中國與世界重新「連通」進入倒計時。與世界連通,同時意味着大陸與香港的連通與復常。日前,香港特首李家超任內首次赴京述職獲得中央高度肯定,通關訴求獲得積極迴應,有關通關方案正在快速溝通制定過程中。隨着全面通關的政策形成與落地,「一國兩制」內在的發展理性與創新活力將再度激發,中共二十大報告確認和規畫的香港國際地位與角色,將得到有效鞏固和提升。

田飛龍表示,香港在新時代國家高水準改革開放與高品質增長戰略中具有更加凸出的地位與角色:其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畫綱要》設定了香港作爲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的關鍵產業角色和戰略槓桿作用,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主體性依託和路徑。

其二、大陸「十四五規畫」提出香港「八大中心」發展目標羣,整合香港固有國際優勢及新發展優勢,實際形成香港面向民族復興與新全球化的發展綱領,對香港國際地位與全球競爭力體系有着結構性重塑的戰略意義。

其三、香港在大灣區架構下的「橫琴方案」「前海方案」「南沙方案」及香港自身提出的「北部都會區」方案中,確認和具體規畫了融合發展的產業和政策路徑,新發展內涵清晰呈現並漸成全社會共識。

其四、在全球合作與涉外鬥爭範疇,香港是中國突破美西方「卡脖子」技術封鎖、提升金融安全制度化水準以及增強與世界體系有機聯繫和利益共存度的關鍵抓手,中國與世界體系鑲嵌越深,美西方脫鉤封鎖的代價就越大,中國的經濟安全與發展利益就越有保障。國家對香港新發展綱領的塑造指導以及對香港國際地位和角色的支撐,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實踐前提,即全面通關。

田飛龍認爲,此次大陸中央決策儘快實現全面通關,具有戰略主動性和顯著的發展理性。中國防疫路線的轉型根源於大陸對疫情防控與經濟民生的綜合統籌能力及政治決斷,表明發展依然是硬道理,連通仍然是全球化本質,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共同發展是改革開放的內在邏輯。

「一國兩制」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戰略與制度槓桿,香港是這一槓杆的關鍵支點。在百年大變局與疫情、戰爭、霸權干預等國際性風險疊加的條件下,中國的民族復興與可持續發展始終是人類和平發展的最大正能量與最具希望的實踐力量,而長期堅持「一國兩制」就是促成這一光明前景的槓桿條件之一。

田飛龍強調,疫情防控轉入常態,發展理性突出而強勁,內外循環相互促進的戰略格局及演變態勢日益明朗。中國大陸全面解決與香港互通的問題,全力推動香港在「一國兩制」架構以及新時代保障香港繁榮穩定的完備制度條件下,鞏固提升國際地位和優勢,在民族復興與人類和平發展進程中,更好發揮作用。通關之利,不言而喻。發展理性,人所共識。光明前景,赫然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