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學畢業生在生產線捲菸,科技圈的碼農和建築業的圖工笑了

老阿姨們,比如我媽,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發展出一項新愛好——介紹對象。

隔壁或周圍熟人的適齡(大齡)未婚青年,不分男女皆是他們的重點關注目標。

有一段時間,李家老大似乎是VIP待遇,常聽我媽跟人全力推薦。李家老大的身高、樣貌、性格、學歷,我媽熟悉得跟自己是人事經理一般。

若對方沒有意向表示,我媽就會說:“這個男娃兒有前途,工作好,在菸草公司。媽老漢兒都是菸草公司的,條件可以。”

絕招一出,所向披靡。

從此,我就知道菸草公司是個好單位。

李家老大學習成績並不算好,混了個三本大學文憑。因父母皆是菸草公司職工,他也就順利成章進了菸草公司。

爲什麼是順理成章?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菸草公司的工作可能比較輕鬆。李家老大工作一年多,就從一個精瘦體格變成了正宗胖子,婚事被體重耽擱。

至於他的待遇,按我媽的話講叫“旱澇保收不說,就那年薪都是‘淨收入’,全部存到銀行,吃喝拉撒單位管完”。

年收入15萬起,全部都能變成銀行卡上的數字,生活質量還有保障,這可比收入25萬,日常開銷15萬的工作,更有吸引力。

如此一算,那些去河南菸草公司上班的149位國內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不傻呀!

其中41位名校碩士運氣不錯,一畢業就有高收入,未來還能晉升管理崗位或技術崗位,薪資和待遇更上一層樓是指日可待。

難怪這些生產流水線崗位既無需高學歷,也不需要高深的技術,國內外大學生和研究生爭相前來應聘。

換做是我,恐怕也得想法先排個隊,佔個位。

河南菸草公司錄用名單

現在就業壓力這麼大,一份“淨收入”可達15萬的穩定工作是多少應屆畢業生,乃至職場老鳥們夢寐以求的好事兒。

1年脫貧,3年換車,5年就可以買房。

想我初入職場時,一年能收支平衡,就可以謝天謝地。長期隸屬“月光族”,年末的獎金數額就是我最後能留下的一點積蓄,悽悽慘慘慼戚。

那爲什麼這件“天大的好事”會上熱搜?是因爲入職人員985、211大學的名校高學歷,還是因爲捲菸廠低技術含量的生產流水線崗位?

或許是大家眼中的“歷不配位”。

說到這裡,軟件園的“碼農”和設計院的“圖工”笑了。

大家身上揹着知名大學的文憑,坐在5A級時尚寫字樓,喝着咖啡,吹着空調,感受着國際化時差的辦公模式,一個不停地敲代碼,另一個不停地畫圖。

體面的“工人”和坐在生產流水線上的捲菸工人,都是“自己人”。

工作是基礎的工作,待遇是比同屆畢業生稍高的待遇。他們總是在吐槽之中,帶着一點幸福的俏皮。

朋友在一家世界500強搞了6年測試,一年幹下來,別說15萬,就10萬“淨收入”都沒有,倒是年假比較多。

名牌大學生應聘菸草公司一線崗位這件事,“惋惜”根本無從談起。

你瞧不起的“泥沙堆金字塔尖”早就擠滿了人,想站住腳跟還得有過硬的學歷背景。

如今,學歷在市面上似乎已經簡化爲本科、碩士和博士,最多會區分一下名校與非名校,國內還是海龜。

在民間,每個層級的學歷背景對應的就業內容似乎有點上不封頂的意思:名校本科就該跟名企掛鉤;碩士應該中層管理起步;博士若不是名企高管,只要不搞科研就算路不對圖。

與此對應的是職業歧視。

小時候,父母告訴我們工作是平等的,勞動人民都值得被尊重。

實際上,工作從錢、待遇、福利、辦公環境、穩定程度、發展空間和社會地位等多維度進行了“主觀意識”上的等級劃分。

所以大學生收廢品能上熱搜,碩士送外賣會被關注,博士賣菜能成新聞。

大家心裡的那桿秤一旦傾斜,說好聽點叫“降維打擊”,說不好聽點叫“浪費學歷”。

話說回來,研究生卷出來的煙就比職高學歷的人卷出來的更漂亮嗎?新入職的博士工作能力就比工作三年以上的老員工更強嗎?

想起一個學歷與能力的“典故”:一個生產香皂的工廠想從流水線上挑出空包裝盒。老闆花大價錢請了一個博士。

博士帶着人測量、設計了好幾天沒幹成事兒。一個工作了十年的老員工買了一臺大功率的電風扇就完美地解決了問題。

讀書和考試的能力與職業能力不可混爲一談,不然,爲何文憑以外,還有職業資格證?

若是非要把學歷和職業強行進行“捆綁”,乾脆把學歷分級,職業分級,再兩相一匹配,許多事倒是簡單了。

什麼工作該博士做,哪種崗位讓碩士來,本科生適合什麼職業。列個清單,造個表,大家照着完成,既不交叉,也不干擾。

如此一來,職業競爭壓力減輕不少,大家的職業規劃還比較明晰。至少“歷已配位”,就聽不到“閒話”,只成了“笑話”。

“學歷捆綁職業”說到底就是傷人。

“別個本科生一出來就是高級白領,你也是本科生,你看你幹了個啥工作?”

“別個研究生在管人,你這個研究生在管豬,丟不丟人?”

是不是很熟悉?

如果工作內容不能滿足周遭人的期待,高學歷反倒成了一種壓力。中傳碩士做房產中介這件事的焦點不就是大家認爲學歷與職業不匹配嗎?

可錢匹配不就行了?

除了一部分對學術非常感興趣的人才,大部分人進修的目的就是爲了一份穩定的,除去日常開支還略有剩餘的工作。

若考上研究生就該是中層管理,博士就要搞科研才能滿足期待,不被輿論評判,那能不能包分配?誰來包分配?

每個人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跟學歷無關,這是個人自由。誰的背後還沒點說不出來的苦衷,或是旁人看不穿的收穫?

與“閒言碎語”鬥,是一場關於心夠不夠強,臉皮夠不夠厚的較量,需要梁靜茹給你“勇氣”。

若心已定,管它東西南北風。

真要計較,倒不如看看如何在香菸中體現學歷的價值。我可沒說要漲價。

那麼,你的工作和你的學歷水平匹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