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資產管理:「老牌」外資公募基金的中國智慧

上海中心,形如盤龍由下而上,在陸家嘴天地間勾勒出一條鮮明的天際線。如今,這座中國第一高樓,迎來了一位新住戶。

搬入上海中心之前,摩根資產管理(此前爲上投摩根基金)在黃浦江邊金光閃閃的震旦大廈度過了成立以來的最初十九個年頭。從震旦大廈沿着花園石橋路至上海中心,步行不過500米。而這500米的路程,摩根資產管理整整走了近二十年。

2004年成立的“上投摩根基金”,有一個很典型的中國基金公司的名字,由“中資股東簡稱”+“外資股東簡稱”構成。其中,“上投”代表持股51%的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摩根”代表持股49%的摩根資產管理。

2018年,證監會將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從49%放寬至51%,2019年8月,摩根資產管理成功競拍上海國際信託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2%股權,成爲上投摩根基金第一大股東。

2020年4月1日,中國對公募基金公司外資持股比例的限制正式取消。次日,摩根資產管理隨即宣佈已與上海國際信託達成商業共識,擬收購上投摩根股權至100%。

到2023年1月20日,這場股權變動終於塵埃落定,摩根資產管理獲得證監會批准,完成了對上投摩根的收購。昔日的合資基金公司正式更名,開始以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品牌名爲摩根資產管理)的新身份繼續服務它的6400萬客戶。11月,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喬遷新址,搬入上海中心與摩根大通集團在上海的其他分支機構團聚,開啓協同辦公。

摩根資產管理選擇在此時此刻加碼中國業務並不尋常。

今年8月以來,北向資金淨流出飆升。摩根資產管理真金白銀從中方股東手中收購股份的行爲,顯然站在了此時此刻「市場偏見」的另一面。

理解中國,始於1921

也許有人覺得外資很難真正讀懂中國,因爲物理空間的隔閡爲信息的獲取平添了障礙,片面的信息又常常導致對中國社會的偏見與誤解。只是,摩根資產管理的母公司摩根大通早早便已跨過太平洋,認識了一個不失真的中國,這也讓它在衆多外資中,變得與衆不同。

上海中心46樓的會議室牆上,掛着許多老照片,記錄了摩根大通在中國展業的一個個瞬間。其中一張頗引人注目的寬幅照片拍攝於1921年1月4日——在摩根大通的中國首家分行前,全體員工站成了3排。

進入新中國時期,摩根大通持續深化中國業務,逐漸成爲在中國全面投資的國際金融機構之一。

1973年,時任大通銀行主席大衛·洛克菲勒進行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中國之行,並與時任總理周恩來進行了會面。回國後,他在《紐約時報》一篇文章中寫道,“中國對外開放的廣泛程度以及全世界對中國社會變革的解讀和迴應,必將對許多國家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1]。”

隨着洛克菲勒訪華,大通銀行後續成爲中國銀行在美國的首家境外業務代理行。1994年,摩根大通在北京和上海設立了代表處。1996年,摩根大通作爲主權借款人聯席牽頭髮行了首筆“世紀”債券——中華人民共和國100年期1億美元債券。

摩根大通看多中國,以百年爲時間單位。

2001年,中國加入WTO。在漫長的入世談判中,證監會爲了保護尚處襁褓的中國公募基金行業,定下了49%的外資持股上限。這個比例限制意味着外資無法控股中國公募基金公司,也讓世界上知名的幾家基金公司面對中國這個潛在市場選擇了等待。

摩根大通做出了相反的選擇,它決定與中國的基金行業共同成長。

2004年,作爲第一批中外合資的基金公司之一,上投摩根基金正式開業。自打誕生之初,上投摩根就是比較受到行業關注的那個,既受益於外方股東投研文化深遠影響,也專注在本土化上深耕細作。

一方面,傳承摩根百年投資哲學,公司形成了“重視羣星勝於明星”的投研文化。完整成熟的內部培養流程下,其基金經理80%來自內部培養,整個投研團隊平均從業年限超過10年。

而在本土化上,投研團隊在A股市場19年來的不斷耕耘爲上投摩根打上了權益投資大廠的標籤。憑藉優異的中長期業績、出色的基民回報表現,上投摩根在中國證券報2022年第19屆“金牛獎”評選中榮獲“權益投資金牛基金公司獎”及“金牛卓越回報獎”。

上投摩根的權益投資板塊中,極具辨識度的當屬成長股投資。2008年,以現任權益投資總監杜猛爲首的7位研究員成立新興產業研究組,成爲行業內較早開始專門研究新興產業的團隊。這幫助上投摩根在2011年成爲第一批抓住蘋果鏈投資機會,隨後又在2014年成爲第一批抓住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機會的基金公司之一。

如今,合資公司變爲外資獨資,變化的是股東結構,不變的是整個團隊對中國市場深刻理解的沉澱。

以完成對上投摩根的收購爲標誌,摩根大通成爲了中國第一家擁有獨資控股的銀行、證券、期貨、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資機構。歷經百年的在地經驗,讓摩根大通成爲更懂中國的那個外資。

投資中國,不只是當作另一個新興市場

2010年,中國正式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直到今天,在一些國際投資人眼中,中國股票只是衆多新興市場中的一個配置選項。這種「新興市場」的視角也導致外資們總是在和美元指數的性價比比較中,頻頻在流入流出中折返跑。

對中國的細緻觀察與思考,讓摩根大通得出了不一樣的結論:不要將中國當作一個淘金的新興市場,這裡是一片新的孵化偉大企業的熱土。

正如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樑治文所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製造基地和各國主要的貿易伙伴,對那些能夠支持跨國企業在華展業和幫助中資企業出海拓展的金融機構來說,這將爲他們帶來大量的商機[2]。

摩根大通在中國的歷史以百年計,對中國未來的信心同樣以百年計。這份基於理解的信任,讓摩根大通在週期波動時,依然堅定地看好中國市場。

今年5月,摩根大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率高管團隊訪華。在5月31日開幕的摩根大通第十九屆全球中國峰會上,摩根大通邀請了來自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2600名投資人和企業家齊聚上海,他們代表了全球極具影響力的投資者以及市值總額達4.5萬億美元的企業。

與會投資人與企業家在峰會上討論了中國在電池技術、人工智能、光伏、可再生能源、醫療保健等方面令人興奮的投資機會。主會場之外,還有800多場一對一或小組會談以及10場投資者巡迴活動,幫助投資者與企業家建立更爲直接的溝通。

在這場以“蓄勢以待 放眼未來”爲主題的全球中國峰會上,摩根大通希望與全球投資者一同分享對中國的理解,幫助全球資本更好地理解中國、投資中國。

正如摩根大通資產及財富管理部首席執行官歐朵思今年在接受《券商中國》專訪時所言,“在今天的世界上,如果不對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有非常深刻的瞭解,作爲一個投資者是不負責任的[3]。”

目前,摩根資產管理在中國的基金產品已實現了全方位佈局,並在高等級貨幣、國內權益、養老和國際業務等方面實力出彩。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每一條大的產品線,團隊領軍人都具有豐富的本地投資從業經歷。

摩根資產管理在9月份提出了“築巢引鳳 聚才引智”的人才戰略,營銷、投研、服務團隊全面招攬業界精英,進一步強化人才梯隊。11月,摩根資產管理中國選擇在當前這個“好做不好發”的時間節點發行摩根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ETF,首發規模超過13億元,有效認購戶數近17000戶,是今年以來成立的認購戶數最多的策略ETF。[4]

先發的優勢、持續的投入以及客戶的信任,讓摩根資產管理在外資公募中保持着超前的競爭優勢。

整個摩根大通集團在中國的積極行動貫穿2023年全年,這早已超過了被動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的大國關係,而是想要在中國與世界之間,扮演更重要的“橋樑”角色。

鏈接世界,成爲一個窗口

溝通是合作的先決條件,摩根資產管理以接近20年的時間,在中國與世界之間建立了一個寶貴的溝通平臺。

事實上,摩根資產管理在中國培育了超400人的本土團隊,基於對本地市場的豐富實踐,通過與全球團隊的密切交流,也在身體力行的填補和縮短中國和世界在產品佈局、投資管理、渠道佈局和客戶服務等領域的信息空白和差距,不斷推動中西方經驗的融合與交流,擔當了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樑。

摩根資產管理自2013年起每年召開中國投資峰會,今年已是第十年舉辦。作爲摩根資產管理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旗艦活動,全球海內外多位資深投資專家分享他們對中國經濟和金融發展的獨到見解,共同探討當前市場環境下的中國投資機遇。

摩根資產管理的《環球市場縱覽》是一份有19年曆史的投資洞察報告,由摩根資產管理分佈在全球各地的20多位資深策略師共同完成,涵蓋全球各類資產類別和當下最受關注的投資主題,許多渠道客戶經理會用這份報告中的圖表幫助客戶理解市場。很早之前,摩根資產管理就開始不留餘力的向海外投資者推廣中國、看多中國,定期向他們發佈《中國市場縱覽(Guide to China)》。

這座橋樑並非單行道。除了向世界展示中國,摩根資產管理也在幫助中國投資者與世界鏈接。

今年7月,藉着在中國的業務實體更名的契機,摩根資產管理從中國投資者的視角出發,專爲中國市場定製的《環球市場縱覽—中國版》應運而生,在未來將協助更多中國投資人實現全球多元投資。

全球化的資源賦能和本地化的深耕經驗,使得摩根資產管理在中國不再單獨地被“外資”的標籤所定義。在長達20年的深耕中,摩根資產管理不僅僅收穫了豐富健全的產品線和成熟專業的本地團隊,更有對中國市場和投資人的深刻理解。紮根中國、投資中國、成爲中國與世界的投資橋樑,是摩根資產管理進入中國市場的初衷,也是其中國故事的生動表達。

而摩根資產管理也將繼續用自己的方式與中國相處,某種意義上講,摩根資產管理正在成爲中國與世界互相瞭解的一個窗口。

在一個充滿了信息繭房的世界裡,摩根資產管理決定成爲橋樑、消弭偏見。

參考資料

[1] 摩根大通入華100週年,金融巨擘開啓中國新篇章,第一財經

[2] 摩根大通全球中國峰會舉行 實現在華業務全面發展,上海證券報

[3] 專訪歐朵思:作爲全球投資者,不能不瞭解中國市場,券商中國

[4] 資料來源:Wind,數據截至2023.11.23

本公司與股東實行業務隔離制度,股東並不直接參與基金資產的投資運作。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於2023年4月正式更名爲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內地使用「摩根資產管理」及「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作爲對外品牌名稱,與JPMorgan Chase & Co.集團及其全球聯署公司旗下資產管理業務的品牌名稱保持一致。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與股東之間實行業務隔離制度,股東不直接參與基金財產的投資運作。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在進行投資前請參閱相關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本資料爲僅爲宣傳用品,不作爲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同時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對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上述資料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發售或邀請認購任何證券、投資產品或服務。所刊載資料均來自被認爲可靠的信息來源,但仍請自行覈實有關資料。觀點和預測僅代表當時觀點,今後可能發生改變。

本材料爲公開宣傳材料,受僱於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並被授權的員工可基於產品或服務溝通目的通過個人朋友圈轉發。未經授權請勿轉發。本材料僅在中國內地分發,且僅針對中國內地的有關適格投資者。PUB2023110058

作者:孫然

編輯:張婕妤

視覺設計:疏睿

責任編輯:張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