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手機常掉、打字變慢 小心腕隧道症候羣 醫教2招改善
腕隧道症候羣患者因手腕部位的正中神經受壓迫,手部易有麻痛感。(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李小姐原本打字飛快,但近來常覺得手部麻痛,打字變慢,拿手機會掉,得甩甩手才能改善,就醫診斷是「腕隧道症候羣」,手外科醫師劉文智表示,此病是因手腕部位的正中神經受壓迫所引起的神經病變,建議患者平時可戴護腕,輔助手腕保持在中央位置,放慢或減少易使手腕過度疲勞動作,若都沒改善要就醫,否則嚴重者,可能連拿手機、寫字等日常動作都有困難。
手外科醫學會理事、高醫骨科部手外科主治醫師劉文智表示,腕隧道是由腕骨和橫腕韌帶構成的狹小通道,當通道內壓力增加,壓迫到正中神經時,就會出現神經學的症狀,也就是腕隧道症候羣,常見症狀包括靠近拇指側有麻木、腫脹、刺痛感,晚上症狀加劇,需甩手或搖動手腕以減輕不適。
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每年每1000人就有4位新發生的腕隧道症候羣個案,好發於中年女性及從事重複手腕動作的工作者,例如常打字者、老師、護理師等。此外,痛風、糖尿病、肥胖者、妊娠、類澱粉沉積病變、風溼性關節炎、手腕周邊腫瘤及手腕骨折外傷病史者,也容易罹患此症。
腕隧道症候羣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魚際肌萎縮(見箭頭所示),進而影響拇指的活動度與力量。圖中個案非文中個案。(圖/劉文智醫師提供)
劉文智表示,嚴重腕隧道症候羣患者,可能致使手掌的魚際肌萎縮,出現手掌張不開、姆指無力活動受限,無法進行寫字、打字、扣鈕釦、握手機等日常動作,嚴重影響生活。
在治療上,劉文智指出,早期或症狀輕微者,可採用非手術治療,像是口服抗發炎藥、局部注射類固醇、復健治療。劉文智表示,戴護腕與調整手部活動,是目前認爲,最有效減緩腕隧道症候羣的兩個復健治療策略。
■戴護腕:使用具有手腕固定支架的護腕,將手腕固定在正中的姿勢,也就是腕隧道管徑最大的位置;減少手腕活動,目的在減少肌腱和神經在隧道內的移動減少發炎,以外也可以透過減緩手部肌肉,因爲持續活動而產生的近端回縮,因此可以減少隧道內容物,進而減緩隧道內的壓力。
■調整手部活動:手部在活動時,要保握3個原則:1.儘量讓手腕保持在自然中央位置,減少大幅度屈曲及伸展的姿勢。2.減少手指屈曲活動範圍。3.放慢手部的動作。
舉例來說,工作時應避免長時間重複性的手腕動作,例如打字、使用滑鼠、拼裝零件等,這些動作容易使手腕過度疲勞,增加腕隧道症候羣的風險。另適度減重、避免肥胖,也有助於減少腕隧道症候羣發生的機會。
劉文智也特別提醒,假如病患症狀持續或嚴重,甚至出現拇指無力,則得考慮進行正中神經減壓手術,切開橫腕韌帶,減少正中神經壓迫,才能得到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