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讓元首害怕的記者

曾揭發南韓總統朴槿惠閨密干政、報導世越號沉船事件,訪問遭政要性侵的女性,掀起韓國政界的MeToo浪潮的韓國媒體人孫石熙,在韓國有國民主播的形象。(JTBC提供)

南韓民衆2016年底舉着朴槿惠肖像紙板遊行示威。(美聯社)

韓國媒體人孫石熙寫作《堅守議題》一書,爲他的新聞生涯作總結。(時報出版提供)

日本記者望月衣塑子對當局和議題窮追不捨,近期出版《新聞記者:讓首相拒絕回答的女記者》一書。(尖端出版提供)

韓國有孫石熙、日本有望月衣塑子,他們追求事件真相的精神令人敬佩,反觀臺灣媒體向來熱議政治,但是否真有任何一個記者能逼元首說出真相呢?

總統大選將至,出版界近期有不少記者堅守崗位、直面元首並問出真相的自傳書,如:韓國媒體人孫石熙《堅守議題,撼動韓國的力量:世越號、閨密門、MeToo,國民主播孫石熙的新聞關鍵場面》(以下簡稱《堅守議題》),以及日本記者望月衣塑子的《新聞記者:讓首相拒絕回答的女記者》(以下簡稱《新聞記者》),他們對事件真相的追查態度,讓世界有變得更好的可能,而兩位記者的事蹟也成爲韓劇、日劇和電影的創作題材。

長期累積可信度

孫石熙過去在電視臺主持的節目《新聞室》,曾報導多起重大事件,如:揭發南韓總統朴槿惠閨密干政;追蹤報導世越號沉船事件;訪問遭政要性侵的女性,掀起韓國政界的MeToo浪潮等,這些影響世界局勢的重大事件,之所以獲得正視,是因爲有孫石熙帶領的新聞團隊鍥而不捨態度的成果。

時報出版主編尹蘊雯表示,孫石熙能夠一再揭露弊案和搶到獨家的關鍵,在於他長期累積的可信度,讓爆料者願意把線索安心地交給他。

孫石熙原本在韓國公營電視臺MBC工作,因主持電視節目和廣播節目的訪問風格較爲直接犀利,面對模糊不清的回答也會追問到底,因此累積一定程度的信任度和知名度,之後轉到民營電視臺JTBC擔任新聞部部長,開始帶領採訪團隊,實踐新聞理想。

孫石熙過去也曾出版另外一本對於新聞工作生涯的自述書《蟋蟀之歌》,到最近的《堅守議題》,尹蘊雯觀察,在《蟋蟀之歌》階段的孫石熙,情感豐富且憤慨,讀起來像散文;而《堅守議題》一書則是他對新聞生涯的總結,「在他已不當主播的時候,將新聞生涯從頭到尾檢視一次,發現他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堅守議題』,他認爲新聞從業人員不只是設定議題,而是要讓人記得發生過什麼事,要讓民衆不要忘記那些不公不義的事情,纔有改變的可能。」

培養個人形象

尹蘊雯表示,孫石熙在揭發弊案時,也曾遇上人身安全問題,曾有朴槿惠的支持者跑到孫石熙的住所抗議,嚴重到電視臺主動詢問需不需要派保鑣;而他對正義實踐的理想,也改變了選舉時辯論的方式。

過往的候選人電視辯論,大多是每人輪流發表己見,但有時會沒法針對特定問題有完整的迴應,孫石熙在JTBC的辯論節目,以圓桌方式呈現候選人的辯論,尹蘊雯表示,如此一來,每位候選人都會有迴應的機會,也因此能聽見真正的答案。

此外,孫石熙也認爲記者的個人形象代表了一個人的說服力,也因此,他曾經爲他旗下的記者培養個人形象,有意識地爲新秀鋪路。

尹蘊雯表示,孫石熙可說是一個從傳統的新聞時代跨到數位時代的媒體人,從他寫的書裡可獲得在數位年代如何吸收新聞資料,以及媒體識讀的重要性。

對議題窮追不捨

在日本也同樣有一位對當局和議題窮追不捨的記者望月衣塑子,她在日本府方的例行記者會上,不遵照原有的流程,不斷追問她想問的問題,2017年當時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爆發關說弊案時,在例行記者會上,她連續提出23條尖銳問題,讓當局只得重啓調查,今年日本大型經紀公司傑尼斯事務所的性侵案件,也有她追蹤的痕跡。

尖端出版主編丁玉霈分析,在日本府方記者會有特別的記者會俱樂部制度,會有特定報社記者擔任負責人,維持流程和秩序,「望月衣塑子認爲這樣的制度很不合理,所以她不遵照發問流程,一心一意問她想問的問題,府方一開始還會微笑應答,幾次過後,發現發言人的不耐煩,故意不點她發言,或是明確禁止她發言,但她也沒有因此放棄。」

丁玉霈表示,望月衣塑子的發問方式和日本委婉的文化大不相同,但她在吃軟釘子時,也沒有退縮,反而正面迎擊對方的迴應,讓對方無法閃躲。

堅守媒體第四權

丁玉霈指出,望月衣塑子在追查弊案時,也曾因爲追太勤而收到警告,「但她不會因此覺得要停下來,反而認爲既然對方這麼害怕被爆出來,就更加一定要追到真相。」

丁玉霈表示,望月衣塑子對於追求新聞真相,以及不公不義的事件,都有不願錯過的態度,「她像是在車陣中逆行的人,堅守着媒體第四權,對公衆事務堅持的態度,對社會大衆很重要。」

有資深出版人指出,目前臺灣較缺少這類的書籍,但實際上有許多公民記者正從事弊案的追查,「在資訊透明和爆炸的年代,會希望大家對於追求真相的態度要更明確,而這些記者們的態度若能轉成文字出版,就能一一留存下來,慢慢改變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