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震屋怎麼選? 專家建議7大招!
▲近期全臺連續發生有感地震,使得臺灣建築結構安全問題再度受到重視,對此,土木技師洪啓德也建議民衆,挑選耐震屋時應特別留意7大重點。(圖/記者李毓康攝)記者葉佳華/臺北報導
臺灣4日晚間至5日凌晨發生多起地震,民衆人心惶惶,也喚起臺灣住宅安全隱憂,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國住宅屋齡超過30年就有397萬6385宅,數量極爲龐大。對此,民衆在挑選自住宅時應如何確保建築的結構安全?臺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洪啓德則建議7招,可作爲把關依據。
受到921大地震衝擊,國內建築物結構耐震安全的問題漸漸浮上臺面,因此臺灣建築中心推動「耐震標章」。洪啓德指出,過去政府爲鼓勵建商申請耐震標章,通常也釋出容積獎勵作爲誘因,對於消費者來說,經過耐震標章認證的建築物,等於也多了一層保障。
洪啓德表示,一般來說,鋼骨建築會比鋼筋混泥土建築物來得更加耐震,因此目前市場上就有不少新建案會標榜是鋼骨建築,反觀目前市場上的「公寓產品」就以使用鋼筋混泥土居多。
洪啓德認爲,住宅屋齡確實與建築物耐震強弱有關,他舉例,1999年發生921大地震之後,法規對於建築物耐震係數的規範提高,也就是說,部分921地震以前所興建的房子恐有耐震係數不足的疑慮,而新的房子所適用的法規更嚴謹,因此理所當然會比較耐震。
3.挑選品牌建商
除了耐震標章、建材之外,找尋較知名、可靠、有品牌的建商,對於建築安全品質一般來說也會相對較高。
4.取得建築安全履歷認證
另外,洪啓德也指出,有取得建築安全履歷認證的新建案,會特別重視施工過程的各項紀錄,加上有第三方單位的查驗,也更具有監督力、公信力。
「如果屋主能提供健檢資料當然是最好,或是請土木技師協助檢查。」洪啓德說。不過,臺北市推行「老屋健檢」自2013年開始試辦以來,成效不如預期,洪啓德指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心態」,多數屋主會擔心健檢結果被判定有安全疑慮,會影響房價,賣不出去,才導致數量沒有達到預期。
6. 肉眼觀察
洪啓德提醒,民衆看中古屋時最好要特別注意幾點,尤其要翻翻看天花板有無海砂屋的情形、房屋的樑或柱是否有嚴重的龜裂現象,若有出現疑慮,安全考量上儘量還是避免這類產品。
7.留意是否被列爲紅、黃單建築
另外,洪啓德說明,921地震之後各縣市政府委託結構技師勘驗,將受損的建物分爲「紅單」與「黃單」,其中紅單建物代表有立即危險,而黃單建物雖無立即危險,但仍須補強或重建,他強調,民衆應該要上網去搜尋看看有無相關紀錄,「若有損壞紀錄的房子都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