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村”來了電車巡診醫生

原標題:醫生在身邊,遊玩更心安(引題)

“南極村”來了電車巡診醫生(主題)

南方日報記者 林露 通訊員 符光明 龔鈺坤

8月27日,天氣晴朗,陽光猛烈。早上8時,湛江市徐聞縣角尾鄉衛生院醫生鍾日進和護士黃月球檢查好巡診箱裡的藥品,披上紅馬甲,帶上裝滿水的水壺,便騎上電動自行車出門巡診。

繞着角尾鄉放坡村巡視了一圈,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他們停在了放坡村景區藝術家部落客棧的一棵大樹下——這是巡診隊伍的日常駐點之一,離海邊不到100米,遊客較多。一旦遊客有醫療需求,醫生可以馬上介入,提供服務。

這項免費義診工作被稱爲“電車巡診”,巡診隊伍包括角尾鄉衛生院的18名護士和5名醫生,每個巡診小組由一名醫生和一名護士組成。平日裡,除了衛生院裡的工作,他們輪流參加電車巡診,穿梭在角尾鄉的景區之間。

“在現場一遇到問題,就能立刻解決”

暑假進入尾聲,角尾鄉遊客依然絡繹不絕。角尾鄉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擁有“南極村”的美譽。隨着“南極村”屢屢出圈,慕名而來的遊客越來越多,醫療需求日益增長。

由於“南極村”景區遊客聚集地離村衛生站、鄉衛生院有一定距離,在湛江市衛生健康局的指導下,電車巡診應運而生。醫療點搬到景區裡,服務前置,遊客、羣衆就醫更方便了。

今年4月30日,電車巡診正式啓動。由於角尾鄉衛生院條件有限,多家醫院前來支援——徐聞縣保健院贈送了3輛電動自行車,徐聞縣第二人民醫院爲醫護人員進行急救培訓。

“巡診隊可以提供基礎診療、健康諮詢、急救指導等服務,常遇到的情況多爲外地遊客水土不服、腸胃炎、皮外傷等。”角尾鄉衛生院院長周妃軒介紹,目前巡診隊伍日常駐點在放坡村景區和燈樓角景區。等到秋冬季一到,大量房車客聚集北寮村,將在那邊增設駐點。

衛生院每天都有醫生和護士參與輪值巡診,每名醫生通常每週巡診2次,每名護士9天巡診一次。

周妃軒坦言,開展電車巡診之後,人手的確有些緊張,“但是爲了美麗角尾的建設,再辛苦也要做下去。衛生醫療這塊工作要跟上,保障基本應急需求。”

8月27日,陳慶旺和翁球弟來到燈樓角景區巡診。

兩人在人流量最大的合水線附近步行巡診,每隔一個小時左右,便開着電動自行車,繞着整個景區轉一圈。有人招手,陳慶旺便會停下來提供幫助;遇到老年人,便主動告訴他們,如果有醫療需要的話,可以到合水線附近找醫生。

陳慶旺說,電車巡診屬於初診,有患者前來,醫護人員可以初步診斷其病情嚴重程度,並進行分類。

“如果是一般情況,我們就地治療或者口頭給予健康指導。如果稍微複雜一點的、需要藉助設備診查的,我們會讓其前往衛生院就近治療。更加危重的話,我們就地實行救助,並儘快將病人轉到上級醫院。”陳慶旺說。

而在放坡村景區,許多遊客常在天還沒亮的時候趕海,被蠔殼割傷、被海魚刺到是常事。知道巡診醫生駐點在此,不少民宿老闆和遊客會前來請教緊急處理方式。

鍾日進回憶,幾天前有小孩在附近趕海,不小心被蠔殼劃破皮流血,他馬上幫助小孩清潔包紮。“不用去到醫院,在現場一遇到問題,就能立刻解決,我們幫助他們清潔傷口幷包紮好,防止傷口感染。”

“爲全國人民服務,我們感到光榮”

戶外工作難免遇到天氣問題:有時是暴雨——暴風雨突然來臨時,巡診醫生便躲到附近的民宿小店,等天氣轉好再出來;有時是暴曬,陳慶旺和不少巡診醫生手臂上都曬出了明顯的分界線。但天氣並不能阻擋他們的步伐,參加電車巡診,別有一番滿足。

翁球弟是本地人,在角尾鄉衛生院工作了近10年。翁球弟笑稱,偶爾在景區裡遇到親戚朋友,別人都很驚訝,醫生護士居然也跑到景區裡上班。“在這裡工作環境好,空氣也好。”翁球弟說。

不僅是羣衆感到意外,醫護人員自己也沒想到有一天會在景區工作。

2020年,鍾日進來到角尾鄉衛生院工作。今年之前,他並沒有想到,醫護人員還能提供電車巡診這樣的服務方式。當了巡診醫生後他才發覺,以前在醫院看病時,患者往往會比較緊張,但在巡診時,患者輕鬆了不少。

“在這樣的環境下,患者都比較放得開,我們可以像聊天一樣問診,也更方便我們給出健康建議。”鍾日進親身感受到,巡診服務很人性化,拉近了醫患之間的關係,有一次問完診後,還有患者給自己送水。

陳慶旺也有類似的感受。不少遊客和他聊天的時候提到,這是第一次在景區裡見到醫生,看到醫生在,自己遊玩時也感到更加心安。

“其實不少羣衆、遊客對醫療、對疾病不太瞭解,和他們解釋之後,他們豁然開朗,有點像心裡面有個疙瘩被解開的感覺。”看到羣衆高興,陳慶旺自己也高興,打心裡感到自豪。

由於經常在村裡巡診,巡診醫生也成了村莊和景區的“活地圖”,還能擔任問路指引等工作。也有一些行動不便的村民,瞭解他們的大概巡診時間後,會在有需求時,在家門口等待他們路過,請求幫助。羣衆有需要時,就提供醫療服務;沒有需要時,則積極參與志願服務,這也成了巡診醫生的日常寫照。

黃月球在角尾鄉衛生院工作了27個年頭,一直從事護理工作。27年來,她基本都在醫院內工作,參與電車巡診幾個月來,她對這份職業的認同感更強了。

從醫院來到景區,就像從幕後走到臺前,服務人羣隨之發生變化,從本地居民擴大至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爲全國人民服務,我們感到光榮。”黃月球笑着,眼角露出了幾道皺紋。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