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打卡新熱點 雲中潔白三座山

美麗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坐落在邕江邊。(鄒財麟供圖)

空中俯瞰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的「朱槿花」。(鄒財麟供圖)

人們對一座城市記憶,總與地標建築有關。以前,提起廣西南寧,人們想到的是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的「朱槿花」;如今,廣西文化藝術中心也成爲不少市民新的「打卡地」。新舊地標隔空相望,見證着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

2003年10月,在南寧市民族大道106號,一朵潔白的「朱槿花」迎風「綻放」。這一年,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一期工程竣工。

建築描摹 自然風貌

一年後,首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此後每逢金秋時節,「朱槿花」下便雲集大陸和東協各界政商領導人會晤、經貿促進活動、各類論壇……

隨着會展數量逐年上升,規模逐年擴大,會展中心在運行了10餘年後,進行了改擴建。2018年,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以嶄新的姿態迎來了第15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峰會

也是這一年,在秀美邕江旁,同樣一身潔白的廣西文化藝術中心拔地而起,成爲南寧又一座新地標。遠遠望去,這座建築彷彿是雲層中的三座喀斯特地貌山峰,羣山起伏,周身碧水常繞,如詩如畫。這裡,也成爲了廣西重大文化性公共設施最高級別藝術表演中心和廣西與東協各國文化交流中心。

清新潔白的「田園山水」與「朱槿花」遙相呼應,將廣西特有的自然風物描摹出來,在「城市森林」裡,成爲南寧市民心中的文化勝地

文化中心具自潔功能

2019年第16屆東博會、峰會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經歷16載風吹日曬雨淋,會展中心這朵巨型「朱槿花」依舊潔白無瑕。它是如何做到不染一塵,年年如新?

廣西東博會場館營運公司安全生產部負責人表示,這得益於會展中心設計的前瞻性。「朱槿花」大穹頂象徵廣西12個少數民族的12片「花瓣」並非是鋼筋混凝土結構,而是PTFE張拉膜結構,由輕巧的鋼桁架支承,上覆半透明、含隔熱層雙層薄膜。其他材料長時間日曬後會發黃,這種薄膜卻越曬越白,並且不易沾染塵埃。雨天被雨水沖刷後,便能潔白如新了。

但這並不意味着這朵「朱槿花」無需維護。在穹頂「花蕊」的位置,是一組玻璃。每天,陽光從頂部照射下來,進入「朱槿花」大廳。每逢重大節慶、活動進行前,專業的工作人員便需帶着水和清潔工具,從「花瓣」兩層薄膜中間的「雲梯」爬到「花蕊」處,進行清洗與防水檢查。一組玻璃清洗一次通常需花半天時間。

同樣身披「白衣」,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則在外部結構的鋁板上噴塗了特殊材料,這也讓這件「外衣」有了自潔功能,不易沾灰塵,雨水一衝刷便能保持清潔

維護工作 一絲不苟

作爲南寧市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重要平臺,會展中心與文化藝術中心得「內外兼修」。大理石地面光度要保持在80度;無論是大劇院音樂廳還是多功能廳,演出後,座椅扶手都要用稀釋的消毒水進行擦拭;控制室的溫度要控制在20℃至25℃,相對溼度要控制在40%至70%……廣西文化藝術中心,管理維護工作同樣很細緻。

如今,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已成爲市民心中可親可近的文化交流平臺,南寧因爲擁有了這樣一個高規格的文化中心,才能定期展示世界各地的藝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