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的 DART 項目或造就史上首次人造流星雨

DART 任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爲保護地球免受來自太空的潛在威脅所採取的舉措之一,出於這一目的,它於 2022 年瞄準了小行星 Dimorphos。儘管這顆小行星未對地球構成任何直接風險,但選擇它的原因在於其大小與未來可能接近地球的其他小行星相似。在此次行動之後,研究表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針對這顆小行星開展的 DART 任務,可能因將這些太空岩石的微小碎片引向地球,而引發了人類造成的首次流星雨。

DART 即“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的縮寫,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項計劃,旨在研究高速航天器與小行星的碰撞能否改變其路徑,而 Dimorphos 是此任務的目標之一。該航天器於 2021 年 11 月 24 日發射,10 個月後的 2022 年 9 月 26 日,它以每秒 6.1 公里的速度撞擊了小行星。據abc7的報道,碰撞產生的影響足以改變小行星的軌道週期。

Knewz.com 稱,6600 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地點在如今的墨西哥,導致地球上 75%的生物滅絕。這次撞擊導致溫度急劇下降,並引發了地震和海嘯。隨着科學家繼續研究太空,他們也在探索防止未來小行星與地球碰撞的方法。據 Live Science 報道,包括貝努、29075(1950 DA)、2023 TL4、2007 FT3 和 1979 XB 在內的幾顆小行星存在潛在風險。像 DART 任務這樣的實驗旨在防止小行星過於接近地球。

該研究發現,如果“迪莫弗斯”的碎片以每小時 1118 英里(約合每秒 500 米)的速度噴射,一些顆粒可能會到達火星。較小的碎片以每小時 3579 英里(約合每秒 1600 米)的更高速度移動,可能會到達地球。鑑於這種不確定性,研究人員表示,最快的粒子可能在不到 10 年的時間內抵達地球。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埃洛伊·佩尼亞·阿森西奧(Eloy Peña Asensio)通過電子郵件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由此產生的流星雨在地球上極易被識別,因爲其不會與任何已知的流星雨重合。這些流星移動緩慢,預計於 5 月達到峰值活動,主要在南半球可見,似乎源自印度河星座附近。”顆粒也可能來自像“法厄同”這樣的近地小行星,它在 12 月中旬引發了雙子座流星雨。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報道,除了 DART 任務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還有其他保護地球和更多瞭解太空的方式,包括旅行者號探測器、哈勃太空望遠鏡、火星車(好奇號和毅力號)、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錢德拉 X 射線天文臺、奧西里斯-雷克斯和阿爾忒彌斯計劃。這些任務中的每一個都顯著地增進了我們對於宇宙的認識,並使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具備了預測來自小行星的風險從而搶先改變其路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