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每一口糖背後,都有科學家們的努力(下)
炎炎夏日,一杯冰鎮甘蔗汁帶來清涼與甜蜜。
寒風凜冽,一碗紅糖水送去溫暖與滋養。
日常生活中這些簡單的“小確幸”,都與甘蔗這種作物聯繫在一起。但你知道嗎?甘蔗的甘甜並非與生俱來,它經歷了科學家們對甘蔗種質的一次次改良。
今天,就讓我們講講科學家們與甘蔗的故事。
甘蔗的種質是什麼?很多人以爲它就是甘蔗的品種,但其實兩者有所區別。
經過品種審定的甘蔗才能稱爲甘蔗品種,也就是我們能看到的甘蔗種類。在品種審定之前,各種有潛力的中間材料都可以被稱爲種質,另外經過基因改造的甘蔗也可以被稱爲種質。
因此,我們可以認爲,種質是甘蔗的遺傳基礎,是決定甘蔗品質的根源。
爲了選出優質的甘蔗,科學家們會對它進行多個指標的測試,並制定了一系列標準,包括含糖量、產量、抗病性、抗蟲性、耐寒性、耐旱性、宿根性和生長速度等。如《糖料甘蔗》國家標準(GB/T 10498-2010),列出最低蔗糖分指標爲12%等標準。通過這些測試,科學家們能挑選出那些最具潛力的“優異種質”,讓它們在未來的種植中發揮更大作用。
爲了讓甘蔗更甜、更高產,科學家們做出了許多努力。
最常見的方法是雜交育種,這有點像給甘蔗“找對象”,除了讓甘蔗不同品種之間進行雜交,甘蔗和“近緣親戚”(一般是甘蔗亞族[Saccharinae]甘蔗屬[Saccharum]的其他物種),甚至和“遠緣親戚”(一般是甘蔗亞族[Saccharinae]甘蔗屬[Saccharum]之外的其他可以和甘蔗雜交的物種,如蔗茅屬、河八王屬、硬穗屬、芒屬等)之間都能相互交配,繼承它們的優點【6】。
在甘蔗的“近緣親戚”和“遠緣親戚”中,有衆多的野生種質資源,在野外自然選擇的壓力下,它們往往會更多地保留抗病、抗逆等優良性狀基因。就像父母的優良基因傳給孩子一樣,科學家希望通過這種方法,培育出高糖高產穩產的甘蔗。
比如,某些甘蔗品種可能抗病性好,但糖分較低;而另一些品種則糖分高但容易生病。通過雜交育種,科學家們希望兼顧這些優點。
然而,由於甘蔗的基因組龐大且複雜,其基因組大小約爲10 Gb【6】,而人的基因組大小約爲3Gb【7】。人是2倍體生物,由受精卵發育而成,有46條染色體。精子和卵子作爲人的生殖細胞,染色體數量是體細胞的一半,各有23條染色體,被稱爲單倍體。精子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則恢復成爲二倍體。因此,二倍體是指生物體的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一組染色體來自“父親”,一組染色體來自“母親”。
而甘蔗則複雜多了,在甘蔗的進化過程中,全基因組經歷了多次“多倍化事件”(即染色體數量加倍)【8】。再加上與“親戚”混亂的雜交,導致甘蔗的基因組呈現多倍性,有上百條染色體,而且每個品種的“父母”來源不一樣,導致基因組也不一樣。即使“父母”一樣,產生的基因組合也有很大區別,真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因此,雜交選育過程並不總是順利,有時候培育出的新甘蔗種質反而不如預期。這種“碰運氣”的過程耗時費力,需要花費科學家們數年甚至幾十年的觀察與篩選。
爲了解決這些問題,近年來,科學家們開始探索基因編輯技術。與雜交育種的“碰運氣”不同,基因編輯就像“精準修剪”。
基因編輯
(圖片來源:veer圖庫)
科學家們可以通過對不同品種甘蔗基因組、轉錄組(基因表達水平的變化)和蛋白組(蛋白質有無和多少)進行比較和分析,以及在甘蔗的“遠親”如高粱、玉米和水稻等研究比較深入的作物中進行同源分析,找到影響甘蔗甜度、抗病性等性狀的基因。
比如,在感病的品種中存在A基因能被病原菌利用,導致產生病害,而在抗病的品種中,A基因失去了功能而不能被病原菌利用,從而不產生病害,我們就可以在感病的品種中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將A基因“剪掉”,使A基因和抗病品種一樣不能被病原菌利用。這樣進行鍼對性地改造後,就可以快速地聚合高糖高抗等優異性狀了。
但基因編輯也有它的難點,其技術複雜,特別是對於甘蔗這樣的高倍體作物。前文也提到甘蔗經歷了多次“多倍化事件”,導致同源基因多,即同樣的基因可能在基因組中有多個拷貝。如果需要基因編輯,則要同時將這些同源基因全部都進行改造。因此,需要高效的基因編輯方法。打個比方,如果基因編輯的效率是50%,同時編輯2個同源基因的成功率是25%,那麼同時編輯10個同源基因的成功率就只有0.098%了;如果基因編輯的效率提升至80%,同時編輯2個同源基因的成功率理論上能達到64%,而同時編輯10個同源基因的成功率理論上能達到10.7%。因此,提升基因編輯的效率是科學家們努力奮鬥的目標【4】。
不論是雜交育種還是基因編輯育種,科學家都在不斷努力,讓我們吃到越來越甜、產量越來越高的甘蔗。比如,在果蔗領域,科學家們不斷選育口感更好、甜度更高更多汁的新品種,讓人們在啃甘蔗時獲得更好的體驗。而在糖蔗領域,科學家則着眼於提高含糖量、產量、抗病性等,讓製糖效率更高,保證產量和質量。
科學,從未遠離我們的生活。看似普通的甘蔗,其實凝結了許多科學家的心血與智慧。每一口甜美的背後,都有着無數次的探索和實驗、失敗與成功,也有對未來農業的美好期待。
下次,當你品嚐一口紅糖水時,或許會想到這些默默工作的科研人員,他們的努力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口甜都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尹昕(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監製:中國科普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