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漢光演習將登場 中南部4大操演先暖身

國軍「漢光39號」實兵操演將於7月24日至28日登場。圖爲漢光26號期間,海軍陸戰隊在屏東海邊演練搶灘上岸。(本報資料照片)

國軍「漢光39號」實兵操演將於7月24日至28日登場,從6月中旬至7月5日止,先在南部舉行神鷹、雷霆、天馬、神弓等四項操演,以驗證部隊訓練成效,爲漢光演習暖身,同時展現國軍不對稱作戰實力。

神鷹操演6月先「打頭陣」,由陸軍航特部派遣AH-64E「阿帕契」直升機、AH-1W攻擊直升機、OH-58D戰搜直升機等各型直升機進行實彈射擊。此操演主要模擬敵軍登陸部隊企圖登陸,我直升機掛載地獄火飛彈,配合特戰部隊的雷標儀鎖定目標,確切執行灘岸火力殲敵任務。

雷霆操演7月3日也在屏東九鵬基地登場,由本島、外離島的陸軍多管火箭部隊,使用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進行實彈射擊,該演習發射超過百枚各型精準火箭,主要射擊MK15、MK30及MK45等各型火箭彈,驗證我方反登陸作戰能力。

天馬操演今年則首度移至屏東枋山加祿堂舉行,由第四作戰區成立指揮部,納編陸軍裝甲542旅、564旅、機步269旅、234旅、花防部、步訓部以及海陸99旅反裝甲部隊執行任務。

天馬操演去年移到屏東滿州鄉港仔村九棚大沙漠實施,不過射擊時產生的震耳聲響,引發在地民衆不滿,今年再移師至枋山訓場進行,此次操演使用的飛彈型號爲「拖二A」,由陸上官兵操作車載M220A2拖式二型發射系統,打擊海面目標。

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少校教官黃介宏表示,今年各駐地參與操演的官兵都是首度參與,過程中出現未命中目標、脫靶等情況,原因包括平衡翼、陀螺儀作動失效、導線斷裂等,後續會整理原因並檢討改進。

拖式飛彈特點爲操作容易、拆裝迅速,並可安裝至各型車輛或直升機上運用。此次操演一改過去的地裝三腳架方式,以車裝方式進行演練。黃介宏說明,改爲車裝三腳架射擊機動性更高,能靈活轉移陣地,以利提早預警敵方攻擊,搭配並執行有效的作戰計劃,便能進可攻、退可守。

神弓操演則在7月4日至5日於屏東九棚大沙漠進行,同樣因爲居民抗爭,改在北陣地實施操演。由第四作戰區成立操演指揮部,編組本、外島防空部隊參與實彈射擊評鑑,執行野戰防空任務。參演單位有陸軍21砲指部、金防部、澎防部、海軍陸戰隊防警羣等11個單位。

神弓操演全程以靶彈及靶機模擬敵軍,以「雙聯裝刺針飛彈系統」、「復仇者飛彈車」實彈射擊刺針飛彈,操演分爲四波射擊,前兩波發射13枚刺針飛彈,靶彈先發射至空中,7至12秒內官兵再完成追瞄、鎖定以及射擊作業,進行精準打擊。刺針飛彈快速射出,命中靶機、靶彈的瞬間火光四射,畫面十分震撼。

陸軍砲兵訓練指揮部主任教官陳鬱文中校表示,特別從駐地遴選先前未實彈射擊的官兵,充實經驗,因此參與演訓的官兵都是首度實彈射擊。此次操演約有六成刺針飛彈直接擊中靶彈和靶機,其餘狀況包含靶彈落海,以及刺針飛彈和靶機、靶彈擦身而過等,但有一、兩次靶機的射擊路線與飛彈飛行的射擊軌跡重疊。

陳鬱文表示,此可視爲戰術命中,後續會透過側錄畫面,由專業教官做最後判定。他也解釋,雙聯裝刺針飛彈系統、復仇者飛彈車差在載具及飛彈掛載數量。

復仇者飛彈車的飛彈塔安裝在悍馬車上,機動性比雙聯裝強,但是雙聯裝刺針飛彈系統的裝備比較小,隱蔽效果比復仇者飛彈車好,而掛載飛彈數量也有所差別,雙聯裝刺針飛彈爲兩枚,復仇者飛彈車則可以掛載八枚刺針飛彈。

參與此次神弓操演,並精準命中目標的的陸軍東引地區指揮部防空連潘祈翰中士臉上難掩興奮,並霸氣喊出「國之北疆,由我守護」。但他也坦言,當下心跟雙手顫抖的很厲害,緊張萬分,由於此次操演對他而言是很難得的經驗,壓力跟興奮感交雜,他仍努力克服問題,完成本次目標任務。

潘祈翰說,用模擬器射擊和實際到陣地進行實彈射擊,最大不同就是「臨場感」,雖平時訓練也是重要一環,但後者可以體驗戰場上的臨場感,這是很重要的。至於射擊靶機和靶彈哪個難度較高,他表示「不相上下」。

潘祈翰強調,主射手跟副射手的配合默契非常重要,因刺針飛彈的瞄準具觀景窗視角比較小,只要發現目標,就會持續保持在目標框範圍內。而若副射手發現了其他目標,或者是主射手追丟了目標,副射手就會馬上傳達正確目標方向,以讓主射手快速找到目標並實施射擊。

本次操演在大太陽下舉行,由於發射刺針飛彈仰賴紅外線導引,在此狀況下追瞄恐瞄準困難。潘祈翰說,射手都會盡量在接近其他熱源的當下完成鎖定,並實施發射,因爲太陽的干擾,確實是最大的考驗。他透露,雖靶彈發射7秒後可以鎖定射擊,但他7秒前就會完成鎖定,避免被其他熱源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