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三星堆:中國“智造”賡續千年文明

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里有源。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需要被敬仰和傳承。

放眼當下,日新月異的現代科技,正在爲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提供着新的思路和途徑。

成都平原,鴨子河畔,文博屆不折不扣的“頂流”三星堆,正是古老文明與創新科技融合發展的優秀典範。

近年來,三星堆與海爾等科技企業,及中國絲綢博物館等文博單位和科研院所展開了廣泛合作,創造出大量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創新性成果。

在近日落成使用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內,圍繞“古城古國古蜀文化”,展出了1500餘件(套)陶器、青銅器、金器、象牙、玉石器等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新一輪考古中早已爲公衆所熟知的青銅神壇、青銅騎獸頂尊人像、青銅鳥足神像、青銅龜背形網格狀器、青銅着裙立人像、虎頭龍身像等重器悉數亮相。

其中,青銅神壇、青銅騎獸頂尊人像、青銅鳥足神像三組器物採用了“數字化修復演示”的展陳方式,利用現代科技對散落的各個部件進行跨坑拼對,通過3D打印技術1:1重現了文物原貌。另外,新館還展出了根據檢測出的絲綢遺蹟復原的紗、紈等絲織品,更展陳了用裸眼3D技術還原的“考古方艙”,再現了三星堆遺址再醒驚天下的時刻。

文物保護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因爲不管昔日多麼光彩奪目的文物古蹟,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不可避免地日漸老化、腐朽。尤其是埋藏在地下的文物,經過地下水、鹽、有機物、微生物等多方面因素的長期侵蝕,會變得更加脆弱。

而且,經過數百年、數千年埋藏,文物與地下環境之間已經形成平衡狀態,脆弱的文物一經發掘出土,這種平衡便會被迅速打破,即使是最普通的溫溼度、光照都有可能破壞文物,甚至出現風化、氧化、炭化等現象。

跑在時間之前,最大限度延緩文物的“衰變”,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必答題。

在過去的田野考古工作中,發掘工作大多是在露天條件下開展。常常拉個草棚或扎個籬笆,考古人員在裡面手拿一把洛陽鏟進行鑽探挖掘。出土後的文物大多用紙包住放進木箱中,統一運輸到指定地點進行專門的修復和保護。

不過,因爲當時的技術限制,很多文物出土後由於缺乏針對性保護,都遭遇了不可逆的損害。諸如馬王堆漢墓中出土即風化的千年竹蓆、千年藕片等等。

所幸的是,在持續的探索中,文物保護手段有了質的飛躍。區別於傳統田野考古中“粗糙”的做法,此次三星堆遺址重啓發掘,利用現代科技實現了考古工作與文物保護的無縫對接。

此次發掘三星堆創行業先河採用了“考古方艙”的形式開展工作,即在祭祀坑上用玻璃和鋼架搭建起全透明的發掘艙,艙內集成多種“黑科技”爲出土文物保駕護航。同時,現場還搭建了多個專業考古實驗室,內置低溫保溼櫃、超影深顯微鏡等各種先進儀器和設備,可在文物出土後第一時間進行應急保護和理化實驗,實現發掘、保護、研究一條龍。

文物發掘提取是考古工作的重要環節。爲避免文物損傷,每個考古工作艙內都配備了集成發掘平臺,利用平行桁架、自動化載人系統等裝置實現“懸空作業”。同時,爲保證大型青銅器提取時不“受傷”,三星堆還首次採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與器型完美貼合的硅膠保護套進行保護。

文物在出土的瞬間最爲“嬌弱”。爲保障文物安全,考古工作艙通過應用海爾全效多聯機打造的集成式空氣站,讓艙內溫度始終保持在18~20℃,溼度爲80%,爲文物出土營造恆溫、恆溼、潔淨的穩定環境。同時艙內還裝配了海爾智慧空氣雲平臺,可實現艙內溫度、溼度、空氣成分、光照、土壤等各類環境數據的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保障文物順利出土。

爲精確採集現場相關數據,三星堆考古發掘過程中還應用海爾卡奧斯數字孿生解決方案,將考古發掘過程實景化存檔,通過掃描將考古現場的數據,進行實時精準記錄,1:1還原虛擬歷史場景。

在文物存儲方面,三星堆也下足了功夫,通過應用大量創新科技對出土器物進行了分門別類的精細化存儲,從而保證文物不會因環境改變和時間推移而損壞。

比如青銅器。青銅器容易受溫溼度及氧含量等因素影響產生青銅粉狀鏽等“疾病”,因此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都放在了低氧低溫的狀態下進行儲存。

再如古象牙。三星堆出土的象牙數量之多世所罕見。但象牙的存儲歷來被視爲世界級難題。因爲出土象牙多爲飽水狀態,極易因環境變化氧化變色、黴變長斑,甚至失水乾裂、酥粉。此次三星堆通過應用海爾冰箱文物智能展示櫃,爲古象牙提供了安全、適宜的“容身之所”。

海爾冰箱文物智能展示櫃兼顧了文物展示和儲存保護雙重職能,攻克溫度、溼度、微生物三大難關,將整體空間溼度恆定在90%左右、溫度波動控制在≤0.1℃,搭載的非氧化高效殺菌科技實現在2平方米間室中除菌率≥99.3%/2h,爲古象牙存儲打造了恆溫、恆溼、無氧化除菌的安全環境。

如果說時間是“文物之敵”,那麼科技則是“文物之友”。三星堆利用科技將時間“化敵爲友”,讓千餘年前的古蜀文物跨越時空,以“嶄新”的姿態呈現在了世人眼前。

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歷史文物,承載着千百年的文明史實和深厚的文化傳統,展示了古人的文明智慧、高超技藝和豐富想象力,是瞭解傳統文化、研究古代藝術的“鑰匙”。

正如神秘肅穆的青銅大立人等青銅器,不僅彰顯了三星堆先民高超的青銅設計及鑄造技藝與豐富創造力,還展現了數千年前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更通過器物上的裝飾和紋飾傳達了當時的宗教信仰與文化等重要信息。

又如栩栩如生的兵馬俑,不僅充分體現了秦朝工匠們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展示了秦朝的製造水平與科技水平,更揭示了秦朝時期的軍事組織、戰略戰術和裝備情況,讓人們能夠深入瞭解古代中國的戰爭制度和文化背景。

可以肯定地說,每一件文物,都記錄着中華文明的演進歷程,都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縮影。因此每一件文物,都不僅屬於我們當代人,也屬於子孫後代。

在保護文物這場與時間的較量中,創新科技爲文物保護注入了新的生機。數字孿生、三維掃描、3D打印建模、裸眼3D、高光譜成像技術、VR虛擬展示、AR增強現實……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科研院所等帶着“黑科技”參與到文物保護和文脈傳承中,讓文物“活”下來、“動”起來,甚至實現“賽博永生”。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海爾基於在飲食層面獲得專利最高獎的“全空間保鮮科技”爲三星堆珍貴有機質文物提供了智慧存儲方案,讓更多文物“延年益壽”,讓更多人有機會感受到古蜀人的智慧和創造力。

又如,西安光機所研發的高光譜成像技術可實現對坑內文物的原位高光譜成像掃描,像做CT一樣識別出不同文物的材料和屬性,爲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後期修復和保護提供了重要的數據和技術支撐。

還有運用企業的遊戲科技讓敦煌莫高窟第16、17窟在數字世界“青春永駐”、依託三維掃描與虛擬現實等技術在數字世界重現圓明園的盛景之光等等。

在智慧科技的助力下,近年來“文物熱”、“文博熱”蔚然成風。這既是大家對源遠流長、底蘊深厚的中華文明愈發喜愛的體現,也是國人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的折射。

一場文物保護的表象背後,是古老文明與現代文明跨時空的雙向奔赴。當千年前融合了古人智慧的中國“智造”遇見千年後充滿着智慧科技的中國“智造”,這場跨越千年的“牽手”,讓優秀傳統文化不斷融入時代、走進日常生活,讓國民的文化歸屬意識不斷增強。

三星堆持續“霸屏”國民的社交圈,無疑是一個生動的註腳。

法國作家福樓拜說:“藝術與科學總是在山腳下分手,最後又在山頂上相遇。”

在浩瀚綿長的中華文化長河中,每一件浸潤着歷史年輪的文物,都凝結着深厚的文化藝術內涵。

而縱觀紛繁複雜的社會發展史,每一項革命性的創新科技,則都是科學智慧的結晶。

在文物保護這場博弈中,現代科技與歷史文物的結合,既是現代文明與古老文明跨越千年的激情碰撞,也是千年前的文化藝術與千年後的智慧科技在人類的文明頂峰再次相見。

文物雖無聲,但科技與藝術的這場和振共鳴,讓這些文物能夠在時代舞臺上發出“最強音”,讓這些文物所承載的傳統文化能夠代代相傳、永恆閃耀,讓我們的子孫後代都能目睹這些文物的瑰麗、感知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