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保署肯定地還溪流 種495株原生植物促進碳匯
農村水保署署長李鎮洋(中)見證下,農村水保署南投分署與南投縣國姓鄉地主許秋容簽訂韌性坡地補助意願書。(農村水保署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
種瓜坑野溪覆育工程完工後,地主與50多名來賓一起栽種495株原生植物,促進自然碳匯。(農村水保署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
農村水保署28日首次完成韌性坡地補助的簽約案件,對推動溪流周邊土地覆育極具象徵意義。(農村水保署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爲提升山坡地環境韌性承受能力,28日在林業試驗所、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等單位見證下,與南投縣國姓鄉地主許秋容、Peter Chesson簽訂韌性坡地補助意願書,並在種瓜坑野溪周邊植樹,共同宣示促進自然碳匯,齊心爲環境永續努力。
農村水保署首次完成韌性坡地補助的簽約案件,對推動溪流周邊土地覆育極具象徵意義。農村水保署署長李鎮洋表示,爲達成農業部門2040淨零排放目標,該署已提出韌性坡地補助方案,緩衝綠帶撫育、棲地友善措施及水砂溢淹區等3項補助,積極推動私有地地主或實耕者,主動營造工程周邊緩衝綠帶。
李鎮洋說,簽訂韌性坡地補助方案,補助緩衝綠帶種植後的撫育費用,種植第2年至6年每年補助每公頃6萬元撫育費,第7年至20年每年補助每公頃2萬元管理費。公有地也訂定相關辦法,讓企業團體以捐款方式參與,擴展植樹量能;同集水區保育治理除工程手段外,亦考量自然環境調適策略,營造生物棲地,達成藏水、保土等效益。
李鎮洋強調,「種瓜坑野溪覆育工程」是農村水保署與地主許秋容、Peter Chesson在臺灣治溪史上難得的工程,首度以「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NbS)」精神爲本,取代過往採既有護岸及固牀工改善重建的思維,將護岸改以緩坡及溢淹區概念,在安全無虞前提下,儘可能恢復溪流自然狀態。
許秋容說,她與同是生態學者的澳洲籍丈夫Peter Chesson在國姓鄉種瓜溪畔花上千萬買地,說服公部門與在地居民進行「種瓜坑野溪覆育工程」,把地給溪流當滯水沉沙的緩衝帶,很開心他們的理念獲肯定。
種瓜坑野溪覆育工程完工,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林業試驗所蓮華池試驗站提供495株原生植物,地主與中興大學、臺灣河溪網協會、荒野保護學會臺中分會等單位共50多人進行植樹,除促進森林增碳匯能力,進而達到涵養水源、國土保安與維護生物多樣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