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改場輔導部落產業 臺東食堂撐過疫情穩定經營

潘寶瑩在臺東縣關山鎮電光部落經營寶媽食堂。(蔡旻妤攝)

返鄉青農高世忠在臺東縣金峰鄉歷坵部落推廣友善耕種。(蔡旻妤攝)

爲支持原鄉農產業發展,臺東農改場以科學技術輔導部落產業。(蔡旻妤攝)

爲支持原鄉地區農產業發展,農委會11個農改場辦理「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計劃,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今天到臺東農改場聽取輔導成果。

陳駿季表示,原民部落長期面臨到老化缺工、栽培技術缺乏等情況,農委會因此召集了全國11個農業改良場所,由保種、生產及加工等不同面向,以科學技術導入方式來協助解決問題,希望能爲原鄉找到新出路。

位於關山鎮電光部落,寶媽食堂業者潘寶瑩擅長以酒麴酒釀結合當地食材呈現各式農村料理,然而疫情期間生意大受影響,在農改場輔導下,改採便當方式,讓食堂得以撐過疫情,如今穩定經營,還善盡社會責任,食堂主廚還會在淡季提供老人共餐,回饋地方長輩。

位於臺東縣金峰鄉歷坵部落的小米學堂是全臺唯一以原住民傳統文化農糧「小米」爲主題的體驗教育場館。小米學堂業者、青農高世忠說,由於他成長過程都在外縣市,完全不瞭解農業,數年前返回部落時受到不少挫折。

在臺東農改場輔導下,高世忠在部落實施面積30多公頃的荒地復耕,推廣有機、友善耕種,在農改場輔導下,1分地產量從100公斤變成190公斤,原本品質不穩定,如今品質好產量也穩定,「我不喜歡務農,豈料讓我華麗轉身的就是農業!」

農改場爲了保留部落流失的文化,從文健站中找出藏在耆老記憶中的知識並保留下來,如小米與紅藜混種來預防鳥害,以科學方式來驗證並重現部落傳統知識。並協助原民部落將樹豆、小米、油芒等作物投入機械化生產,讓作物從零星種植升級到經濟栽培。爲提升部落傳統的加工食品的安全性,農改場以科學方式建立了阿美族傳統醃肉醃製的標準操作流程,降低食材風險之餘,也保留下部落傳統飲食文化。

此外,原民農耕多以友善、有機方式爲主,農委會也正在研擬生態給付政策,未來將會以友善環境補貼方式,形成維護給付、營造給付、成效給付等3種不同方式的實質回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