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補貼進口豬遭疑選舉考量 業者:打壓豬價只會擴大缺口

因應國內缺豬,農委會將在9月底前以3億元補貼進口豬肉,業者認爲,豬農無利可圖只會減少生產,豬肉缺口恐因此擴大。(本報系資料照)

因應國內缺豬,農委會將在9月底前以3億元補貼進口豬肉,業者表示,以價制量是市場機制,農委會補貼進口豬肉來壓低國內豬價,豬農無利可圖只會減少生產,「壓低豬價討好民衆是選票考量,可憐的還是納稅人」。

臺灣產業關聯學會名譽理事長、前臺大農經系系主任兼所長徐世勳表示,在國內缺豬下,一定程度的漲價纔會讓農民有生產意願,否則豬農不願生產,供需缺口只會進一步擴大缺口,補貼進口反而其實就是補貼國外豬農的生產。

不願具名業者指出,這次的補貼勢必得罪許多豬農,反而是在討好消費者和國外農民,農委會強調的考量物價其實就是選票考量,過去從沒這樣撒錢補貼過,可能因爲明年選情變得緊張才這麼做,農委會不能老是拿糧食安全來合理化影響市場的補貼行爲。

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楊明憲則持不同看法,他認爲,端午節要到了,肉類的季節性需求也增加,但要如何確保豬肉充足且價格穩?透過進口來穩定數量和價格就是其中做法,也是最快增加供給量的方法。

楊明憲說,國人飲食習慣很難改變,很難在缺豬肉要求民衆轉消費其他肉品,先前缺雞蛋時,民衆改吃鴨蛋的比例也不高,豬肉的消費行爲同樣很難替代,就像颱風天菜價飆漲,民衆還是邊買邊罵,這就是消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