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頒發不對稱有機催化 避免金屬殘留藥物合成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德國馬克普朗克研究所學者利斯特(Benjamin List),曾於2017年至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訪問,爲學生演講及與老師討論學術合作。(臺師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2021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於臺灣時間6日下午5時45分揭曉,由德國化學家李斯特(Benjamin List)與英國化學家麥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奪得獎項。(摘自諾貝爾獎官網/李侑珊臺北傳真)
2021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於臺灣時間6日下午5時45分揭曉,由德國化學家李斯特(Benjamin List)與英國化學家麥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奪得獎項,兩人以不對稱有機催化研究獲此殊榮。學者表示,這項技術有助於藥物合成,能避免金屬殘留,對於藥物研發具有相當大的幫助。
李斯特1968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1997年自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論文專注在維生素B12的結構研究方面,曾在美從事博士後工作,研究接觸反應抗體,現爲德國魯爾河畔米爾海姆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主任。麥克米倫則是1968年於英國貝爾斯希爾(Bellshill)出生,1996年在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取得博士學位,現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李斯特與麥克米倫兩人研發出精確的分子建構工具,不只成本更低且更環保,對藥物研究帶來巨大影響與貢獻。兩人分別各在2017年及2006年獲邀來臺,在中央研究院周大紓紀念研討會發表專題演講,與臺灣學界都有過交流。
論及兩人研究領域,中研院化學所副研究員陳榮傑表示,有機催化研究已在2001年便獲頒諾貝爾化學獎,今年度化學獎則由不對稱有機催化研究獲獎,這項技術的主要貢獻,在於能大幅降低藥物的副作用。
陳榮傑提到,特別在製藥階段的後期,研發過程都會致力避免金屬試劑參與到藥物合成。以不對稱有機催化的基礎化學研究,則可有效防止金屬殘留在藥物當中,有助於進行藥物後期的合成領域,對於藥物研發應用端相當有幫助。
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院長陳焜銘指出,過去化學家從事有機合成,大多會用到金屬的催化劑,但這兩位化學家,早在2000年便開始發展不對稱有機催化化學研究,便已獲得認可,讓化學催化反應擺脫傳統研究方式,能夠不需要使用到金屬元素,並以有機小分子建構產物,這在化學領域當中是比較新的概念,有助於藥物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