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羣聚創三年新高 秋冬吃燒烤、火鍋小心病毒

疾管署疫情彙報指出諾羅進入好發季節,提醒民衆肉、海鮮均要煮熟再食用。鄭鬱蓁/攝

天氣進入秋冬逐漸轉涼,民衆開始愛吃燒烤、火鍋,小心諾羅病毒卻隨伺在側,上週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人次高達12萬6558人次,經檢驗,共55起腹瀉羣聚爲諾羅病毒,創下近三年同期新高,其中多集中在校園羣聚,因廚工感染碰觸食物導致學生上吐下瀉,疾管署提醒,包含腸病毒和諾羅病毒都要勤洗手,尤其是海鮮要煮熟才能食用,以徹底消滅病毒。

疾管署今天疫情彙報指出,腸病毒疫情連續四周下降,預計最快下週脫離流行期,但本週仍新增2名重症個案,分別爲東部1歲女童及北部5歲男童。其中,北部五歲男童感染七十一型,發病四天後有肌抽躍入住加護病房,腦炎狀況嚴重,導致心衰竭,吞嚥、語言能力均受影響,住進加護病房十天。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提醒,七十一型病程快,風險高,雖然疫情逐漸下降,但還是流行期,還是不能輕忽,併發重症還是要儘速治療。

此外,進入諾羅病毒好發的秋冬季節,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及羣聚通報件數均高於去年同期,監測資料顯示,上週(10月27日至11月2日)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爲12萬6558 人次,高於2017及2018年同期。腹瀉羣聚感染通報高達55起,比起2018年29起、2017年23起高出一倍,其中36起爲校園感染。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諾羅病毒具多種型別,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經由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手部接觸受污染的物品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黏膜、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

通常感染後1至3天出現水瀉及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有噁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肌肉痠痛等情形,症狀可持續1至10天。

疾管署提醒,受病患污染的衣物、牀單應立即更換,馬桶、門把等器物表面如被污染,應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擦拭;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消毒清理。

羅一鈞提醒,腹瀉羣聚通報以及就診人次都是三年同期最高,秋冬是諾羅病毒好發季節,秋季大家喜歡吃火鍋燒烤,如果加溫沒有全熟尤其是海鮮,容易吃下病毒,在公共場所更要徹底洗手才能消滅,不要因爲天氣變涼對洗手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