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對中半導體、電動車提反傾銷
歐盟更新有關中國經濟由國家主導的扭曲行爲相關報告,擴及電訊設備、半導體、鐵路行業、可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等領域。圖/美聯社
歐盟近期對中國啓動貿易調查及中方迴應
進入2024年來,中歐圍繞貿易攻防越演越烈。歐盟執委會10日更新有關中國經濟由國家主導的扭曲行爲相關報告,增加新的行業,擴及電訊設備、半導體、鐵路行業、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等領域,中方隨後立即提出嚴正交涉,且此舉或將加劇歐盟晶片和清潔技術生產商,對中國提起反傾銷投訴。
香港信報11日報導,歐盟報告最新更新版本多達712頁,除了保留2017年初始報告中的鋼鐵、鋁、化學品和陶瓷行業,並新增多項領域,涵蓋中國政府在規劃實現經濟目標方面的作用、國有企業的重要性、特定行業在土地、勞動力、原材料和能源的特殊待遇,以及國家的扶持等,指控存在扭曲現象。
此前,歐盟新規「外國補貼條例」於2023年7月上路,且於同年10月宣佈啓動對中國電動車傾銷調查。中國則於今年1月回擊,對產自歐盟200升以下容器的蒸餾白蘭地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歐盟隨後再對中企中車出手,使其退出保加利亞公開採購招標,近日更加碼宣佈對中制風力發電機展開調查。
儘管中歐貿易緊張關係升溫,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7日赴歐訪問時,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穩定中歐關係,就貿易爭議項目保持對話,進而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計劃5月初訪問法國鋪路。
王文濤此行期間,否認中國車企藉由鉅額補貼取得競爭優勢,並強調1月對歐盟白蘭地啓動的反傾銷調查,與電動車爭議無關。
不過,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官員10日於布魯塞爾會見歐盟執委會貿易防禦司司長盧卡斯時,就歐盟再次公佈的報告表達嚴正立場。中方表示,更新相關報告再次對中國政策、市場環境和經濟制度進行歪曲解讀,爲後續採取歧視性的反傾銷做法制造藉口,中方對此表示高度關注和強烈反對。
另一方面,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即將於13日率團啓程訪問中國,寶馬(BMW)、賓士(Mercedes-Benz )等多家德國企業高層隨行前往。
路透日前報導,儘管2022~2023年德國從中國進口量下降近五分之一,但化學品、電腦和太陽能電池等品類仍對中國保持高度依賴,「明顯的結構性去風險尚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