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中戰略 去風險但不脫鉤

近期中歐關係發展概況

歐盟峰會於6月30日落幕,會議明確將「去風險、不脫鉤」定調爲歐盟對中國戰略。中歐關係回暖之際,各國同意繼續保持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並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會後表示,歐洲企業比國家更需要尋求去風險化。

綜合外媒報導,近期歐洲國家廣泛表態「去風險、不脫鉤」的對中政策,這項概念在本次峰會的聯合聲明中正式登場,成爲歐盟未來的戰略指導方針。聲明強調,歐盟與中國將繼續是重要的經濟和貿易伙伴。

德國之聲引述歐盟表示,儘管存在不同的政治和經濟制度,但歐中都有興趣推動發展建設性的穩定關係,將繼續保持合作,應對全球挑戰。值得注意的是,聲明持續以「制度性對手」形容中國,但最新聲明將此排在「夥伴」和「競爭對手」等定位之後。

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會後表示,「外交去風險化」是歐盟政策核心,使歐盟針對俄烏議題等情況下,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同時打開歐中在貿易和全球暖化等問題的溝通管道。

對臺海局勢,歐盟峰會聲明重申,反對任何單方面以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企圖。歐盟並籲中國運用其對俄影響力,促俄立即無條件從烏克蘭完全撤軍。路透引述蕭茲會後指出,歐盟企業較國家更須尋求「去風險化」,避免陷入對中國過度依賴,透過供應鏈、市場和直接投資的多元化,務實地對待中國的經濟增長,但這並非短期項目,且須由企業決定。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爲降低歐美「去風險」傷害,同時鞏固中國龐大市場發展,阿斯特捷利康、福斯汽車等歐企,相繼選擇將中國業務剝離,採取「孤島運行」。

6月剛結束訪問德法行程的中國總理李強,27日出席夏季達斯沃論壇時表示,部分國家所謂「去依賴、降風險」的說法是僞命題,反對人爲把經濟貿易問題政治化,呼籲各國應維護全球產業、供應鏈的穩定與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