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狂掃國際市場「俄系砲彈」 湊一湊援烏

2024年2月22日,在烏克蘭頓內茨克地區查西夫雅爾(Chasiv Yar)附近,第93旅的烏軍2S1康乃馨自走砲,向俄羅斯軍隊發射122毫米砲彈。(路透社)

一些歐洲國家已經幫忙從國外採購數十萬枚122毫米炮彈,以捐贈給烏克蘭,這是俄系的火砲口徑。專家表示,這有助於填補烏克蘭對抗俄羅斯軍隊時的彈藥短缺問題。

據美國《防務新聞》(Defense News)1日澳報導,德國政府本月宣佈的最新軍事援助包括超過12萬枚蘇聯標準口徑的砲彈,柏林政府指出,這些砲彈來自由公共資金資助的工業庫存。

德國媒體《明鏡》(Der Spiegel)報導稱,這些砲彈是從保加利亞買來的,保加利亞是歐洲俄系彈藥的重要生產國。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國際安全計劃高級顧問坎西安(Mark Cancian)表示:「烏克蘭的大多數火砲仍然是蘇聯時代的——標準是122毫米、130毫米和152毫米,因此能夠爲基輔獲得更多這種口徑的彈藥具有價值。」

烏克蘭軍隊仍然依賴老舊設備,包括D-30榴彈砲或2S1「康乃馨」(Gvozdika)自走砲,都只能發射俄系彈藥。在慕尼黑會議上,捷克共和國總統帕夫爾(Petr Pavel)表示,捷克政府還從國外採購了近1百萬枚彈藥,其中包括80萬枚155毫米型和30萬枚122毫米型。

帕夫爾補充說,如果能從其他盟友那裡獲得資金,這些彈藥可以迅速送往烏克蘭

坎西安指出:「在世界市場上購買彈藥是有意義的,因爲歐洲和美國的生產有限——華盛頓已經做了很多,提供了20萬枚152毫米、4萬枚130毫米和4萬枚122毫米型。」

坎西安表示,僅管美國已經遍尋全球購買這類彈藥,但一些國家可能更願意將其出售給其他國家而不是美國。「有些國家可能會向捷克出售,但不會向美國出售,而且可能也想保持匿名。」

倫敦智庫皇家聯合服務學院(RUSI)的陸戰研究員雷諾茲(Nick Reynolds)表示,烏克蘭仍應該努力將其火砲設備轉換爲北約標準,因爲新型彈藥在爆炸威力、射程和準確性方面優於老舊彈藥。但他補充說:「戰爭的規模和物資需求是巨大的。烏克蘭正在發射155毫米砲彈,並且消耗量遠比歐洲生產速度快得多。」

歐洲致力於爲烏克蘭生產武器彈藥,以協助其在與俄羅斯的戰爭中取得勝利。先前本報報導先後談到,美國的砲彈產能不足、尖端武器外包分工太細、人才斷層導致量產困難以及歐洲軍工業因原物料而躺平的問題,而法國好不容易增產砲彈還是隻夠烏軍打「1天」,烏克蘭外長嘆,歐盟軍工業能量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