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爲什麼很少吃午飯?

凡是在歐洲生活過的人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這裡的人幾乎都不吃午飯。

學校裡壓根就沒有午休時間一說,各種課程和小組會議都是哐哐哐直接到放學。

公司裡壓根不會安排吃午飯的區域,一根菸一杯咖啡都是常態。

即便偶爾也有人吃東西,但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這壓根就不能叫飯。

他們吃的不是各種水果和零食,就是完全沒有加工的蔬菜。

可以說碳水含量基本爲零。

即便是啃一個漢堡包或者三明治,那個麪包片的份量基本也可以忽略。

這並不是因爲歐洲人真的飯量小。

而是他們一日三餐時間安排跟我們不一樣:早午飯+下午茶+晚飯。

而且不像我們頓頓都是正餐,他們只有晚餐纔算正餐。

雖然平時吃的很“生命體徵維持套餐”,但是隻要出去正經吃飯,他們的飯量沒有最大隻有更大。

用網友 @momo 的話說就是:“歐洲人經常都是飢一頓飽一頓。”

所以這可能也是爲什麼一頓正式的西餐份量都可以抵一天的原因之一。

而他們中午不吃碳水主要是爲了提升工作效率。

網友 @阿白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經常會和同事們一起出去吃午餐,她發現有幾個歐洲同事每次都拒絕吃中餐或者其他亞洲食物。剛開始的時候她還以爲是同事們事b,後來混熟了,他們才告訴她不敢吃中餐的主要原因是每次吃完都有food coma(沒找到翻譯,暫且稱之爲“飯困”吧),吃完會影響工作(他們常常用來形容亞洲食物的詞是“heavy”)。

這種飲食習慣也跟歐洲城市化時間長脫不了關係。

我們以前都沒什麼夜生活,早早就上牀睡了,也不可能多吃,吃多了,不消化。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也已經開始把晚餐當主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