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到啦!這些“小可愛”,出沒於靜安這些公園→
靜安區,作爲上海市中心城區,擁有多樣的生態環境,豐富的陸生和水生生物棲息其中。
今年,
在全市的統一部署下,
靜安全面啓動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
旨在摸清“生態家底”。
靜安區生物多樣性調查主要樣區分佈圖
近期,獸類調查團隊耗時50天,採用以紅外相機爲主、痕跡法爲輔的方法,對大寧公園、閘北公園、輔德里公園和靜安公園展開調查。他們在隱蔽角落設置紅外相機,捕捉獸類活動影像,並進行後續鑑定。
紅外相機佈設
結果顯示,靜安區四個公園共記錄到遠東刺蝟11次、黃鼬13次、赤腹松鼠6次。其中,遠東刺蝟和黃鼬在大寧公園出現次數最多(5次和6次),赤腹松鼠在閘北公園出現次數最多(3次),紅外相機夜間記錄的獸類出現頻率遠高於白天,林地出現頻率高於溼地。
紅外相機佈設
黃鼬
Mustela sibirica
說到黃鼬,很多人可能會感到陌生,但是說到它的俗名“黃鼠狼”和“黃大仙”,就可謂家喻戶曉了。黃鼬是哺乳綱,食肉目,鼬科,鼬屬的小型食肉動物。
形態特徵:黃鼬體形中等,身體細長;頭細,頸較長;耳殼短而寬,稍突出於毛叢;整體毛色爲棕黃色,面部有黑色或暗褐色的“面罩”。冬季尾毛長而蓬鬆,夏秋毛絨稀薄,尾毛不散開;四肢較短,均具5趾。
生活習性:黃鼬爲夜行性動物,主要以齧齒類動物爲食,偶爾也吃其他小型脊椎動物、昆蟲、漿果等。與很多鼬科動物一樣,它們體內具有臭腺,可以排出臭氣,在遇到威脅時,起到麻痹敵人的作用。
趣味知識:儘管民間有“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的說法,但實際上黃鼬並不以雞爲主食,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更傾向於捕食老鼠等小型哺乳動物。
拍攝地:輔德里公園
遠東刺蝟
Erinaceus amurensis
遠東刺蝟,也稱東北刺蝟,黑龍江刺蝟,刺球,是蝟科蝟屬動物。因其主要以農林業害蟲爲食,對人類十分有益,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形態特徵:遠東刺蝟體大而粗壯,尾短;體背及體側被以粗而硬的棘刺,白色和棕色相間,頭頂棘刺或多或少分爲兩簇,在頭頂中央形成一狹窄的裸露區域。身體餘部除吻端和四肢足墊裸露外,均被細而硬的毛,頭寬,吻尖,眼小,耳短且不超過周圍棘長。四肢短健,各具五趾,爪發達。
生活習性:遠東刺蝟晝伏夜出,常出沒於農田、瓜地、果園等處;食性甚雜,主食昆蟲,兼食小型鼠類、鳥卵等,亦喜食瓜果、蔬菜、豆類等農作物,以及野果、樹葉、草根等植物性食物。
趣味知識:小刺蝟出生時,背上還沒有棘刺,不會扎傷刺蝟媽媽。但24小時內,棘刺就會長出來,兩三天後完全變硬。棘刺覆蓋着頸部、背部和屁股,共有5000~7000根,約2~3釐米長,呈白色或黑白棕相間。這些刺像普通的頭髮汗毛一樣,也會經常脫落,長出新的。
拍攝地:輔德里公園
赤腹松鼠
Callosciurus erythraeus
赤腹松鼠是齧齒目松鼠科麗松鼠屬哺乳動物,別名紅腹松鼠。
形態特徵:赤腹松鼠身體細長,尾較長,吻較短。體背自吻部至身體後部爲橄欖黃灰色,體側、四肢外側及足背與背部同色。腹面呈灰白色。尾毛背腹面幾乎同色,與體背基本相同。尾後端可見有黑黃相間環紋4~5個,尾端有長20毫米左右的黑色區域。耳殼內側淡黃灰色,外側灰色,耳緣有黑色長毛,但不形成毛簇。
生活習性:赤腹松鼠多棲居在樹上,借樹枝的變杈處上下搭架,圍以樹葉及細茅草攀物,從外表看形似鳥窩;也有利用樹幹腐洞改建爲鼠窩的;在山崖和山區屋檐下也有它的窩巢;其食性較雜,主要食物爲栗子、榛子、桃、李等,也吃禾草、農作物和昆蟲、鳥卵等。終日均活動,一般早晨或黃昏前活動較爲頻繁。善於高攀,在峭壁懸崖上都能穿行,善跳躍。
趣味知識:作爲叢林中的“小飛俠”,赤腹松鼠有很強的爬樹能力和跳躍能力,常常能夠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上,最遠跳躍距離可以達到5米左右被賦予“飛鼠”或“鏢鼠”的稱號。此外,如果有人住在它們的棲息地附近,家中廚房不關上的話,小飛俠就會“順手牽羊”,偷走廚房裡的食物。
拍攝地:大寧公園
此外,
紅外相機還捕捉到
大量流浪貓的影像。
拍攝地:靜安公園
一些常見鳥類
如白頰噪鶥、烏鶇、珠頸斑鳩等
也會被拍攝到,
爲鳥類調查做了補充。
拍攝地:大寧公園
拍攝地:靜安公園
拍攝地:閘北公園
從常見的刺蝟、松鼠
到可能偶然出現的黃鼬,
每一種生命的痕跡
都將是此次調查的重要收穫。
隨着調查工作的深入,我們期待着在靜安區這片繁華與自然交織的土地上,發現更多哺乳動物的身影,見證它們與人類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這不僅是對靜安區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一次檢驗,更是對上海乃至全國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有力推動。
記者:陳潔
圖片:區生態環境局
編輯:路景斕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