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銷雙增市場回暖
來源:經濟日報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汽車工業運行整體良好,成績可圈可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我國汽車產量和銷量雙雙超過2000萬輛。特別是9月份,新能源汽車月度產銷均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近五成。
“三季度乘用車市場逐漸回暖,特別是終端零售市場持續走強,‘金九’效應繼續顯現。”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汽車出口和新能源汽車出口均延續良好態勢,貢獻顯著。
以舊換新拉動銷售
前三季度,我國汽車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產銷分別完成2147萬輛和2157.1萬輛,分別同比增長1.9%和2.4%。
陳士華表示,國家推出的汽車以舊換新和各地出臺的置換更新政策,提振了消費者信心,市場銷售有了明顯改善。
今年3月份,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發佈《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隨後《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出臺。8月份,《關於進一步做好汽車以舊換新有關工作的通知》發佈,提高報廢更新補貼標準,補貼標準由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1萬元、購買燃油乘用車補7000元,分別提高至2萬元和1.5萬元。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汽車消費市場煥發新活力,再加上各地政府陸續加碼汽車促消費措施,舉行發放消費券等活動,促進汽車市場持續恢復。
河北省各級財政合計安排資金超1億元,與國家以舊換新資金疊加使用;浙江省構建了省級汽車置換更新數字化平臺,提供在線填報、進度查詢、諮詢服務等功能,消費者足不出戶即可實現“一站式申領”;廣西建立商務、公安、稅務、平臺“線上線下覈驗”汽車補貼模式,保障購車補貼權益。汽車補貼支持“本地開票,本地上牌”“本地開票,外地上牌”,滿足多樣化購車需求。
對經銷商端的一項調研顯示,國慶假期期間,到店客流量提升顯著,整體趨勢好於去年同期。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各地報廢、置換補貼申領火爆。
截至10月24日,全國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超157萬份,各地汽車置換更新補貼申請超126萬份。《2024年促進汽車消費與用戶洞察白皮書》提出,2024年汽車促消費政策成效顯著,置換更新已成汽車消費主流需求之一。在白皮書調研中,近三分之一受訪者認爲消費券是促使自己購車的直接原因,補貼帶動了老舊車型汰換和新能源汽車比例提升,推動汽車消費結構變化。
國家信息中心汽車市場處處長丁燕分析,受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影響,15萬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車成爲最大的增量價格段。然而,低價並非消費者的核心訴求,高品質纔是趨勢。專家建議,企業需要在銷量與利潤之間找到平衡。
新能源車產銷實現新突破
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雙雙超過830萬輛,同比增長均超過30%。特別是近3個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佔比均在50%以上,實現了新突破。
中汽協表示,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有望達到1200萬輛,這一數字高於今年年初設定的目標。
“新能源汽車表現超出預期,全球領先的優勢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正在由量變向質變快速轉化。”陳士華分析,新能源汽車的增長一方面得益於國家政策的持續支持,另一方面得益於企業積極開發了大量新能源汽車產品,9月份新車發佈會尤爲密集,對汽車銷售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新能源汽車正在深度融入並重塑國內汽車市場格局,引領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執行秘書長李陽認爲,產品力始終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電池續航、充電效率、智能駕駛、車輛安全性以及用戶體驗等。
爲加快產品創新步伐,汽車企業持續增加技術投入。比亞迪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再創新高,達到202億元。比亞迪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不斷豐富“技術魚池”,堅持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兩條腿走路,產品矩陣不斷完善,技術創新持續賦能。前三季度,比亞迪累計銷量達274.78萬輛。
作爲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進展。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爲1143.3萬臺,同比增加49.6%。1月份至9月份,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爲283.7萬臺,同比上升16.6%,樁車增量比爲1∶2.6,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需求。
未來,充換電網絡在合理佈局、技術更新、服務均衡方面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趙英表示,在新能源汽車及相應基礎設施、關鍵技術持續迭代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行駛里程焦慮有所減緩,充電難、充電慢問題逐步得到緩解。
多舉措促高質量發展
當前,汽車工業運行面臨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海外出口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等挑戰。在日前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表示,下一步將聚焦多措並舉擴大汽車消費、優化汽車生產准入管理政策、支持技術創新發展、更好服務企業國際化發展等方面,會同相關部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多措並舉擴大汽車消費。爲落實好汽車以舊換新、車購稅和車船稅優惠等促消費政策,相關部門將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新啓動一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指導意見。
“一切要以消費者的需求爲準,這樣才能發揮更大的市場撬動效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青建議,進一步完善和簡化以舊換新補貼申請發放流程。
優化汽車生產准入管理政策。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健全行業“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探索開展企業集團化管理,支持企業提質增效、做優做強;引導企業立足長遠,加強技術升級、產品迭代、模式創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
支持技術創新發展。通過高質量發展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渠道,有關部門將持續推動動力電池關鍵材料、車用芯片等關鍵技術攻關。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高技術業務部總工程師汪志鴻建議,加快智駕算法、智駕芯片、智駕操作系統OS、車聯網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夯實智能化技術基礎,加快完善自動駕駛相關法規政策與標準體系,積極探索“車路雲一體化”。
更好服務企業國際化發展。中汽協數據顯示,汽車出口穩中有升。1月份至9月份,汽車出口431.2萬輛,同比增長27.3%。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92.8萬輛,同比增長12.5%。
趙志國表示,下一步,將積極應對貿易壁壘,在投資、管理等方面爲汽車企業出海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加強自動駕駛、碳覈算等標準聯通和規則對接,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