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承資本萬曉:爲企業提供可落地、可複用的增值能力,是專業消費投資機構的核心競爭力

近幾年來,國內消費服務領域的投融資市場持續降溫,往昔繁榮場景不再。但從長遠來看,中國消費服務產業持續發展的基礎要素沒有改變。既不高估短期面臨的挑戰,也不低估長期的趨勢,中國正處於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仍然存在長期結構性機會。

啓承資本合夥人萬曉認爲,“中國的消費市場從過去的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消費投資的工作方向和類型都在都隨之發生着重大的調整和變化。市場上還在活躍的消費投資機構,都在找細分市場龍頭、具備長期競爭力的項目。但這類企業往往並不是那麼缺少資金,更看重的是投資機構能對業務增長帶來的顯性助力,這其實對我們消費投資人的工作方向和類型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也導致了整個投資週期在拉長。”

過去十年間,啓承資本在中國投資了超過20家企業,這些企業年銷售額總計近1000億元,服務了中國超過1億家庭,包括十月稻田(09676.HK)、源氏木語、植護、德爾瑪(301332.SZ)、佩菜、果子熟了、錢大媽、鍋圈食匯(02517.HK)、零食很忙、薛記炒貨、海馬體照相館、M Stand咖啡等優秀消費企業。

互聯網打法,在消費行業失效了

過去幾年,有大量互聯網行業的投資人和大廠經理人涌入消費行業,想要用互聯網的方式來降維顛覆消費產業。甚至在過去市場上錢多的時候,上來就講要賺錢的企業反而被認爲沒有戰略格局,只要營收規模能增長,估值就能跟着漲,投資人賬面回報就很好看,大家都很開心。他們往往只是從前端的需求出發,卻忽略了後端供應的變化,而供應能力是防禦競爭的關鍵。

規模效應在其他行業或許有效,但在消費行業就失靈了,規模大並不代表着能力強。規模的增長伴隨着的是一系列成本的上升,包括管理成本、各項決策成本以及重資產的投入。萬曉看來,“消費企業真正重要的能力在於如何通過提高運營和管理的效率,不斷地降低邊際成本,哪怕一天只賣一單貨,但是第二天就能夠做到比前一天效率更高,就說明公司是在變強。”

比如,現在很多消費企業看似在線上獲得了非常大的流量,但流量最終屬於的是流量平臺,平臺給了企業流量,企業就要付出相應的費用。“不少消費企業,年底一算賬發現利潤的大頭都付了流量費,賺的錢只是“平臺給的辛苦費”,所以企業一定要擁有自有流量,就是讓自己的流量從推廣型流量變成搜索型流量,讓用戶能夠主動來找到你。”萬曉強調。

估值邏輯變了,消費投資門檻不斷提高

消費企業的投資邏輯也在變化,投資機構越來越關注企業能夠有穩定的利潤、現金流,估值能否變現。之前互聯網投資都儘量去覆蓋更多項目,即便死亡率高一些,只要投資組合裡有明星企業,就能單一項目賺到幾十上百倍的收益,覆蓋掉整隻基金在其他項目上的損失。但是在消費行業裡,即便是龍頭企業也少有超高倍數的收益,但消費企業的現金流的穩定性更高,反而是通過企業長期創造的現金流更能夠給基金帶來穩健收益。所以消費投資的方式正在調整和改變,投精、投少、投久。

“能夠盈利,這個結果是一家企業多方面競爭力的綜合體現,同時它也能穩定地爲股東長期創造穩定安全的回報,這是投資的基礎前提。”同時萬曉也指出,同時也要關注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是否受到擠壓以及是否具備防禦性的能力。

企業所處的競爭激烈程度將直接決定了他的利潤率,如果身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能力優勢的收益就會被弱化,只能獲得運營效率的收益。比如,十月稻田在上游構建了數百億產值的高效產線,當面對市場出現一個10億級單品時,只有他能夠實現快速的生產發貨,這就構建了一個讓新入局者難以進入的壁壘。

但同時,這類企業往往並不是那麼缺少資金,對於投資機構的要求也隨之提升,開始更看重投資方給企業帶來的增值能力。

“大家都在說的對企業的增值,但能否落地、落地之後這種能力能否在其他企業上覆用是關鍵。”萬曉表示:“我認爲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通過爲重點項目深度量身定製,讓我們增值賦能的工具更加豐富,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可複用的能力也是在不斷增強的。啓承資本過去已經投出的二三十個項目的營收規模高達近1000億元,在和他們一起成長的過程中,共同遇到並解決了各種困難和挑戰,積累了大量的產業資源和落地經驗。”

不僅要卷價格,也要卷價值

總體來看,消費市場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從賣方市場轉變成買方市場,企業如何洞察機會並且有能力抓住機會就至關重要。

過去幾十年,細分品類滲透率提升創造了很大的成長空間,這是機會驅動的增長。過去的大賣場、線上化都是十年以上的紅利期,只要抓住機會一家企業可以吃很久。很多企業卻誤把機會驅動的成功當成是自己的能力。在存量市場,這樣的機會正在越來越少,任何新機會的紅利期都在不斷縮短,所有的對手都能快速學習、模仿,如果想要取得優勢就需要公司的組織構建快速反饋、快速行動的能力。

一個消費品牌要想獲得增長,就必須要取代掉你的對手。所以擺在企業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向下卷價格、向上卷價值。卷價格機會圍繞用戶真正的剛需產品,通過不斷提高供應的效率來降低成本,讓企業始終能夠有利可圖。

但是如果只卷價格最終難以避免遇到渠道自由品牌的挑戰,通常來說渠道品牌在長期剛需的類目上更具有優勢,因此對於其他消費品牌來說,卷價格的同時也要注重價值的創造,通過創新給消費者創造新的需求並滿足新的需求,才能讓企業不斷增長。

萬曉認爲,規模增長的重要性需要讓位於企業價值的增長。企業的價值成長有三個重要維度。第一,是用戶價值,就是滿足消費者的真正需求。第二,是生態價值,能讓上游的供應商和下游的渠道商獲得持續穩定的利潤。比如7-11在全球有上千個代工廠,這些代工廠雖然淨利潤很低只有大概一到二個點的淨利潤,但持續、穩定,他們依然願意合作。第三,是員工價值,員工的收入和職業成就都來自組織,同時企業發展的所有卡點也是受人才制約。只有關注員工價值,幫助員工能力成長、成就成長、收入成長,員工才能和企業同呼吸共命運,這是企業穿越週期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