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與企業創投 搶身臺灣早期投資市場主力

2015~2024Q1臺灣早期投資者參與佔比。資料來源/FINDIT平臺

臺灣早期新創團隊的「銀」彈來源,有了明確的變化!臺灣經濟院研究六所投入的臺灣新創資訊平臺FINDIT,追蹤研究發現,2015至2024年第一季的3,605筆早期投資交易案中,企業或企業創投(C/CVC)參與早期投資的比例達63.9%,是臺灣新創企業發展的重要推手。

企業參與早期新創團隊有兩大面向,一是提供財務上的資金支持,成爲新創事業的銀彈庫,其次則能提供企業資源網絡的鏈結,務實地扶持新創發展。

FINDIT平臺24日公佈《2024年臺灣早期投資趨勢年報》,分析早期投資在臺灣市場的生態,早期新創可以獲得的銀彈支援,以企業或企業創投(C/CVC)爲最多,其次是國內外創投機構(VC),第三爲國發基金(National Development Fund,NDF),第四則爲海外投資者(Foreign Investors),可惜這部份參與的投資案並不多。

據分析,C/CVC主要投資領域爲健康生技,2015至2024年第一季累計參與投資案分別爲404件;其次是與臺灣電子產業關聯度高的硬體領域(393件);第三則是近年成長快速,亦是企業高度關注的能源領域(317件);位居第四的則是製造領域(264件)。此外,在能源、健康與硬體領域的帶動下,C/CVC所參與的投資案逐年遞增,從2017年的181件成長至2023年的384件。

基於政府大力推動新創生態、營造創新創業雨林,調研單位指出,國發基金創業天使投資方案,結合企業、CVC與VC們的資金資源,有效提振臺灣新創投資的熱度。2015至2024年第一季參與早期投資案達476件,佔整體比例約13.2%,投資領域以健康生技相關的項目爲NDF的大宗,2015至2024年第一季NDF參與件數達115件,其次是硬體領域65件。基於國發基金整體投資領域涵蓋廣泛,技術或是商業模式創新的項目,均有機會取得國發基金的支持。

需注意的是,2023年迄今,國發基金投資趨緩,參與投資件數爲45件,幾乎僅相近於2023年海外投資者參與交易件數的29件。前者爲國家資金對於新創的支持展現,後者則是我國新創國際能見度的考驗。

調研單位提醒,擴大海外投資者的參與,將是推動新創企業國際化不可忽視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