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0.19萬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7.32萬億元 怎樣看前4月金融數據變化(經濟聚焦)

(原標題:前4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0.19萬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7.32萬億元 怎樣看前4月金融數據變化(經濟聚焦))

核心閱讀

信貸投放“小月不小”,節奏更趨平穩適度;結構持續優化,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加大;貸款利率保持在歷史低位水平,有效減輕企業利息負擔……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佈了今年前4月金融數據,顯示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保持穩固。

人民幣貸款增加10.19萬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7.32萬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9.44萬億元……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了今年前4月金融數據。今年以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有哪些新特點?怎樣看待相關金融數據的變化?記者進行了採訪。

4月貸款總量“小月不小”,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中國人民銀行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支持經濟回升向好,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過1萬億元,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從金融數據看,一系列貨幣政策措施正在逐步發揮作用,我國金融總量穩定增長,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保持穩固。1—4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0.19萬億元,爲歷史同期較高水平。截至4月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爲389.93萬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爲244.92萬億元,同比增長9.1%。

按照歷史規律,4月、7月、10月通常是貸款“小月”,但今年4月信貸投放“小月不小”,節奏更趨平穩適度。專家普遍認爲,4月貸款總量“小月不小”,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利率水平維持低位,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也保持基本穩定,爲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爲,4月新增貸款7300多億元,信貸增長態勢穩定均衡。同時,社會融資規模保持相對高位,廣義貨幣(M2)餘額在300萬億元以上,有效保障了實體經濟融資需求。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引導貸款合理增長、均衡投放的成效顯著,“大小月”現象明顯緩解,信貸投放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增強。

“當前信貸投放‘小月不小’,節奏更趨平穩適度。”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往年金融機構“開門紅”導致的信貸投放“過山車”現象今年有所減輕,金融機構衝業績的指標導向弱化,信貸投放更趨穩健。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盤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盤活存量、提升效能,成爲今年貨幣政策的重要發力方向。

今年以來,我國信貸結構持續優化,金融對國民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國人民銀行出臺措施推動信貸結構持續優化,設立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放寬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支持範圍、延續實施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並通過完善政策激勵機制引導商業銀行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我國綠色貸款、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速保持在30%左右高位,“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增速近20%,爲經濟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利率優化資源配置作用有效發揮

在信貸總量充裕、結構優化的同時,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進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當前我國貸款利率保持在歷史低位水平,4月企業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3.76%,基本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23個基點;個人住房新發放貸款利率爲3.7%,比上月低2個基點,比上年同期低48個基點。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通過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等措施,引導市場利率下行,政策效果明顯,貸款利率進入“3”時代,有效減輕企業利息負擔。

湖南巴陵爐窯節能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周紹芳表示:“3月份公司剛剛拿到的1000萬元信用貸款,利率只有3.65%,及時緩解了技術改造資金缺口,預計新項目投產後,公司生產的工業爐窯專用節能裝備將實現節能減碳40%—60%。”

“4月公佈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較上月持平,延續了此前的穩定態勢,符合市場預期,也反映出當前貨幣政策在穩健中尋求平衡的特點。”溫彬表示,當前部分信貸利率已經較低,LPR報價維持不變,旨在防空轉、提效率,這樣既能助推經濟增長,又能引導存量金融資源結構調整。

居民存款分流轉化,貨幣供應量增速有望企穩

此次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金融數據中,4月末M2增速有所回落,受到市場廣泛關注。數據顯示,4月末M2餘額301.19萬億元,同比增長7.2%,較3月末回落1.1個百分點。同時,4月末我國人民幣存款餘額291.59萬億元,同比增長6.6%,較3月末7.9%的增速也出現了明顯回落。受訪的專家表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今年以來,債市持續上漲,居民購買理財的熱情升溫,銀行存款向理財等非銀產品分流轉化,非銀機構資金充裕,從銀行借錢購債的需求降低。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表示,4月銀行對非銀機構融出資金明顯下降,大體估算,減少的體量可能在3萬億元左右,存款向金融市場“分流”,引起M2增速下行,狹義貨幣(M1)增速受此影響也有回落,隨着債券價格走高,相關理財產品投資的收益率上升,企業活期存款“搬家”到理財的情況也較爲明顯。

與此同時,近期多部門對資金“低貸高存”空轉套利、銀行手工補息等現象加大規範力度。張瑜認爲,部分銀行的不規範存貸款行爲有所減少,短期內有“擠水分”效應,對M2會有一定下拉影響。但金融機構對有效的實體經濟需求依然充分滿足,金融總量對經濟的支持更實、效率更高。這既是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體現,也能促進經營主體立足主業,避免資金沉澱空轉。

數據顯示,前4個月,住戶存款增加6.71萬億元,但非金融企業存款和財政性存款分別減少1.65萬億元和1874億元。中國人民銀行相關人士介紹,在經濟循環的過程中,銀行如果還在擴張資產、貸款仍在增加,錢不會從實體經濟中減少,也不會消失,只是隨着企業投資生產、居民消費、財政收支,在企業、居民、政府間轉移。

專家預計,未來幾個月我國貨幣供應量增速將有望企穩。“當前實體經濟融資需求逐步向好。經濟運行中積極因素增多、動能持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明顯,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普惠小微等領域融資需求也將會有更多顯現。”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16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