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宮對華事務主管:美陸已由競爭轉爲敵對關係
前美國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何瑞恩認爲,美中關係由競爭轉爲敵對關係,短期內還會變得更糟,是因爲雙方都把美中關係拿來做國內政治操作。(圖/shutterstock)
隨着新冠疫情在全球擴散,美中關係達到建交以來的最低點,已成爲觀察家們的共識。歐巴馬政府時期主管中國政策的官員何瑞恩(Ryan Hass)分析稱,美中關係已由競爭關係轉變成敵對關係,這是長期的結構性壓力,即便民主黨拜登當選,能改善的情況也很有限。
何瑞恩曾任美國駐北京外交官,並在歐巴馬時期國安會主管過中國與臺灣事務,他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指出,華盛頓近期的外交策略值得商榷,面對中國大陸聲浪愈高的「戰狼外交」,美國「以牙還牙」的策略損害了政策目標。
何瑞恩說,目前確實是兩國建交以來關係最嚴峻的時候,以前許多外交上的艱困時刻,例如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1996年的臺海危機、1998年南斯拉夫大使館轟炸事件,以及2001年的南海撞機事件。但這些危機只要兩國合作共度難關,關係就能持續發展。現在完全不同,兩國關係承受長期累積的結構性壓力,它並非來自於新冠疫情,而是雙方都想在「一山不容二虎」的鬥爭當中獲勝。
前美國對華事務主管何瑞恩認爲,美中關係已由競爭關係轉變成敵對關係,是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構性壓力造成。(圖/美聯社)
他表示,這種關係已不是競爭關係,而是敵對關係。兩者的差別在於在競爭關係中,你嘗試比對方更具競爭力;而在對抗關係中,你會試圖傷害對方,因爲對手遭遇的挫敗能相對加強己方的實力。
過去幾個月華盛頓與北京的關係在哪些關鍵時刻沒有處理好?何瑞恩認爲,趙立堅式的言論對兩國關係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這種言論極不明智,可以理解這是面向哪些觀衆,但確實在美國激起極大反感。美國政府也同樣有人主張要對中國展開輿論戰,事態發展至此,兩方都有責任。
現在美國鷹派擡頭,中國也是年輕鷹派,但其實都是民族主義擡頭,其背後原因是領導力的缺失。在過去幾年,中美關係曾面臨低盪,在歐巴馬和習近平時期,兩國關係也很複雜困難,但當時有領袖人物,關係氣氛就很不一樣。
何瑞恩認爲,雙方現在都利用美中關係滿足其國內政治需要。歐巴馬當年認爲,美中關係太重要,不能將它變成政治足球。但如今政治很大程度上操縱了政策,不僅僅是美國一方,在中國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在面對美國大選的情況下,何瑞恩表示,雙方關係會更進一步激化,至於會有多糟?要看北京如何迴應美國的對華表態,這股批評聲浪可能會非常嚴酷,希望北京能眼光放得更遠,短期情勢也許會非常緊張,如果疫情拖到11月大選後,雙方關係下降太多,就很令人遺憾。
至於拜登如果當選,何瑞恩說,這4年發生的事也不會被遺忘,中美關係不會立即回到2016年。因爲世界格局、美中關係都已變化,美國的政策也會改變。拜登當選後可能會比2016年更強硬,尤其在經濟方面,因爲也需要對其支持者作出交代。
何瑞恩最後說,在後新冠疫情時期,兩國在疫情應對、保護國民和復甦經濟的有效性都會評判。在預期新冠疫情的意義時,要保持謙遜的態度,以前發生重大事件時就會有很多世界要如何翻天覆地變化的文章出現,事後看來都不怎麼樣,這一次應該也不會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