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大量中產小孩被養廢,這些學霸爲什麼突然躺平?

來源:穀雨星球

本文共3900字,閱讀約需8分鐘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永不失聯繫

大家好,我是尹凡,一位十年如一日奮鬥在一線的老師。

我曾在上海公立學校國際部任教,現在在一所民辦國際高中工作。 我自己好歹算是個學霸,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也讀到了博士,但是轉行做老師後,我發現對教育的理解,每天都在長長的諮詢記錄裡刷新着。

尤其是這幾年來,我見過大量中產小孩,不僅是養殘了,更是養廢了。

我記錄下我遇到的諮詢案例,或許能代表無數個同類家庭,讓大家從中得以啓發。

今天,我先給大家講一個可能像極了無數男孩的初二學生的故事。

一個父母眼裡不努力的孩子

第一個出場的孩子是一名初二的男娃娃, 從小就聰明過人,多才多藝,愛好閱讀、體育、音樂、數學,曾經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

出乎父母意料之外的,上了初中後,發生了一些變化。 以下均來自爸媽的描述:

體育:

初中前:四歲開始學習高爾夫,每週日都要和爸爸一起去練習高爾夫,此外也經常與父母練打一小時羽毛球,樂在其中。

初中後:除了偶爾和同學出去打打籃球,逐漸不再參加其他體育活動。

初中前:在閒暇之餘讀了很多超越年齡段的書籍,比如5年級就讀過四遍《平凡的世界》,也能說出自己的見解。

初中後:喜愛讀網絡小說,甚至每天閱讀超過2小時,還花錢購買章節,比如《在精神病醫院裡玩原神》等。(後經我查證書名是《我在精神病院裡學斬神》)。

音樂:

初中前:喜歡架子鼓,在家裡經常練習,雖然鄰居們略有怨言,但孩子的技術一度略有小成。

初中後:已不再摸了。

社交:

初中前:有很多和同學一起玩的機會,會興奮,會提前一天開始準備。

初中後:隨着作業的變忙,之前同學很難約,而當家長準備帶他出去玩的時候,他均以讀書忙、沒時間爲理由拒絕參加。

學習:

初中前:認真完成父母的安排,做作業學習,成績很不錯。

初中後:目前在對口公辦初中讀書,成績中游偏上一些,就名次來看能到市重點邊緣,而且每天放學課後服務期間將在校學習任務全部完成,回家不再做其他作業。

父母最大的苦惱就是孩子成績與期望相差甚遠,但孩子回家完全不做作業,每天玩半小時手機,花約兩小時看網絡小說。

但當嘗試與孩子溝通,孩子會說:「我在學校完成所有作業不就是爲了能回家做點自己的事情嗎?你們不要管。」

在種種情況下,家長非常無奈,家庭教育環境是非常民主的,並未對孩子的意願施加壓力,就更難辦了。

孩子常說的三句話

在家長無比煩惱之時,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說,他說我沒有任何問題啊。而父母無奈孩子無語的隔閡就在於雙方的視角不同。

以下是這個孩子經常會說的三句話,估計也是無數孩子的心聲:

第一句話:我就要當下……

跟父母輩小時候「如果不好好讀書,就沒有了未來」比起來, 現在孩子認知裡是沒有飢餓的概念,甚至沒有「缺乏」的概念——

父母提供了一切生活必須的條件,所以恐懼或恐嚇對孩子們來說,沒有意義。而進入了青春期的孩子,威逼也不見得有效,家長也不願意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孩子口中的我只要當下,實際是對於爲了改變命運的學習意義感提出的質疑,他不明白爲什麼要讀書?

對於他來說,讀書的意義更多是來源於個人夢想的實現,但實際情況是,在同質化的教育下,很多孩子是沒有夢想的,自然就躺平了。

第二句話:你什麼都不懂……

我們常說要進行親子溝通,但溝通是一門藝術,它基於雙方溝通的意願以及雙方都認可的相對地位關係。

要想與孩子在一個頻道上對話,父母得有基於其認知邏輯、在其原有認知之上的更上位的認知概念,才能構建起溝通橋樑。

家長也曾試圖問問孩子看的是什麼書,孩子也有一定的反饋,但兩句以後,孩子就已經不耐煩了,一句你什麼都不懂,就結束了這次溝通的嘗試。

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平等的交流意味着雙方都要傾聽,並有一定的自己的輸出;而家長一味安靜的傾聽或者輸出,並不是一個平等交流的行爲。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其實並不是表面上的那麼自信,特別需要尊重,需要肯定,需要一個酷酷的爸爸媽媽,從他們身上獲取新的知識。 比如上面提到父母不喜歡的那本書,我用GPT搜索了一下,這是一個融合了現代和各種神話元素的網絡小說。換句話說,就是把各種神話體系柔和在一個時代背景中的小說。

無論是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還是明清時的《封神演義》、《西遊記》,廣義上來說都是這類作品。

當然,家長不可能精通孩子關注的東西,但我們可以聽聽他聊一聊故事中的有趣片段,分享自己曾經讀過的類似的好玩作品,不失爲一個好方法。

3.我沒空……

家長希望能讓孩子出門走走,跟家人一起出來玩玩。但孩子總是說「我沒空」。

這當然只是一個託詞,並不一定是他有什麼非做不可的事情。而在家長看來, 你以讀書忙爲由,卻又見不好好讀書,實在讓人着急上火。

這時,家長再說一句「你看你就是不努力才逃避」或者「你看看誰誰如何如何」,自然親子問題就進一步惡化了。

父母的三大認知升級

對於青春期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尊重和理解,而尊重是理解的基礎。

什麼是尊重呢?哲學家韓炳哲在《愛的藝術》裡這樣寫道:尊重(respekt)的字面意思的回頭看,也就是一種顧及,前提是有距離的目光,以及保持距離的激情。

而理解(Verstand)也是以有距離的目光爲前提的。

這對於父母來說,非常關鍵。以下是基於此給父母的三點小建議。

第一,平等給予孩子「破圈」的看法。

到了青少年階段,家長簡單的表揚可能不再具有激勵效果,要想建立自信,往往來源於優勢得到周圍環境的認可,得到權威的尊重。

所以,家長首先一定要先打破「娃還是一個孩子」的想法,把其當作一個平等的交流對象,進行討論,甚至可以提出一些「破圈」的建議。

以這個孩子爲例,他閱讀量大,具備一定的文字能力,又對金錢觀念形成較早,那麼 既然如此熱愛網絡小說,家長可以鼓勵他自己嘗試寫網文,去獲得他人的認可。

當孩子開始着手構建一個獨立於父母之外、自己的世界時,他就有了一個編織夢想的舞臺。

這並不是真的要他去當網絡作家,或者是碰壁感受世界的殘酷,而是積極地讓孩子感受到他與世界的關係並不簡單的是一味的輸入,而是可以參與創造的。

這種意義感纔是驅動青年人敢想敢拼的原動力。

第二,讓孩子知道玩與學並不對立。

當這個孩子說「我努力在學校完成所有作業,就是爲了能回家做點自己的事情。」父母也無法反駁之時,就是雙方都認可一個二元論邏輯:

讀書和玩是對立的,讀書是沒有樂趣的,而玩是學不到知識的。

在這樣的觀點下,家長和孩子都會覺得讀書越發枯燥,或者課外活動失去了學術價值。

但就以孩子喜歡的小說爲例,就有很多可以討論的: 幾個主要神話體系中的不同神祇原本的形象是什麼?爲什麼是這些形象?

我記得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歐陽曉莉教授的一個學生,在玩遊戲之餘比對吉爾伽美什這個形象在遊戲中與史詩中的形象區別,寫成了一篇學術論文。

除了可以學術研究,分析一下小說中作者如何隱身,如何通過不同人物的對白介紹背景,如何鋪設伏筆,如何選取角色的象徵意義等。不管是體制內的高考語文還是體制外SAT小說篇目中,都是常見的考點。

家長也不用做到這麼專業,但是隻要能告訴孩子玩和學是可以打通的,相信新生代的他們自然就能找到連接點。

第三,社交是青春期孩子最重要的夥伴。

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自我優越」的需要,在青少年身上體現得尤爲明顯。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既希望被關注,又很敏感,怕表現之後被人拿來比較。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任務就是找到同伴,尋求獨立,同伴的影響力比父母還要大。

所以,家長可以主動出擊,幫助孩子組織一些一起學習的夥伴,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試圖找學霸來耳濡目染,就我的觀察大概率會適得其反,要找到 能力、水平相似的學生一起組成學習小組是效果最好的。

這裡說的能力、水平相似,是學生自己的感受;而現實中,由於每個人各有特色,各具優點。

這正是促進學習共同體中各學生互相學習、成長的重要動力。

像文章開頭的男孩,這個暑假父母幫他找了同齡孩子一起玩,但或許親子關係問題存在比較久了,變化比較有限。

■一部關於孩子大腦 變化的動畫片頭腦特工隊。

說實話,作爲一名爸爸,我非常理解家長的焦慮。但作爲一名老師,十幾年的光陰中我發現,人的一生很長,急功近利往往適得其反。

就好比一位運動員不慎扭傷了腳,只能先休息、安排恢復訓練、再一步步找回競技狀態。不然往往會讓孩子的狀況反反覆覆,甚至未除舊疾又添新傷。

正如文章開頭的男孩,這個暑假父母幫他找了同齡孩子一起玩,但或許親子關係問題存在比較久了,變化比較有限。有時候教育就是這樣,短期內可能看不到效果,但根據我諮詢的案例來看,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到五年、十年,變化是十分驚人的。

我每次都會跟家長說,父母最大的成就,就是放下那些自己嚇自己的擔憂。

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他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終究是他們的。我們總將老去,但他們永遠比我們年輕,我們怎麼可能比年輕人懂得多呢?

人類學家早就說過,世界的運行規律不再是越老越吃香,互聯網的出現讓知識去中心化,年輕早就成爲了一種優勢。

所以,與其責怪孩子 躺平了,不如說,他在思考起來要幹什麼,值不值得自己爬起來。

並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因爲微信公衆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