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研究閩西交流史 獲西班牙皇室表揚
清大李毓中團隊複製出版西班牙人學華語所編輯的《西班牙─華語辭典》。(清大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清華大學歷史所副教授李毓中組成跨國研究團隊,發現400多年前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與閩南人之間交流、互相學習對方語言的重要文獻,並陸續發表多項研究、出版專書,7月初獲西班牙皇室表揚,獲第1屆「索里亞公爵國際西班牙語學研究講座」首獎。
2017年清大跨國團隊在菲律賓馬尼拉聖多瑪斯大學檔案館發現厚達千頁、收錄約2萬7千個詞條,以西班牙語、閩南語、官話拼音書寫的《西班牙─華語辭典》,勾勒出大航海時期的生活百態,也是現存研究古閩南語最重要的辭典。
李毓中回憶,當時手稿淹沒在檔案中,被不識漢字的神父標註爲「價值不高」,反倒激起他的好奇心。深入翻閱後發現,它蒐羅了400年前海外閩南人日常生活所需、包羅萬象的詞彙與俚語,極其珍貴。
團隊自此開啓了長達數年的研究工作,推出《閩南—西班牙歷史文獻叢刊》系列套書,並以近年陸續編輯出版的9冊爲基礎,提出「兩個帝國語言的首次接觸:第一次全球化時期中國東南沿海的漢語—西班牙語—閩南語手稿」主題,獲得講座首獎。
「當全世界都知道你在做這個研究時,史料會主動找上你。」李毓中說,臺人大多去荷蘭研究早期臺灣殖民史,但西班牙其實也有很多豐富的史料,是一塊尚未被好好發掘的文化寶藏。
李毓中目前仍在西班牙訪問交流,他表示,《閩南—西班牙歷史文獻叢刊》將持續出版,也希望清華大學的研究成果未來能與其他國家所藏的16、17世紀閩、西古文獻,一併申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