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痛斥教育病態:要廢掉一個人,就讓他成爲高學歷“窮人”
近日,在網上看到清華大學的王文湛教授談論他孫子數學題目的問題,印象深刻。
他的孫子只有 12 歲,他的數學題目竟然難倒了這位在清華教授研究生數學的專家。一個資深的教授,面對小學生的數學題,竟然都是束手無策。
王教授因此感慨道:“現在的小學數學題目太刁鑽複雜,已經偏離了數學本身的教育意義,無法真正培養學生的數學和邏輯思維,只是一味追求技巧和套用公式。”
而有些題目完全是虛構的,比如雞兔同籠這類題目,現實生活中根本不會發生,也沒有實際應用價值。這樣的題目設計出來,完全是玩弄技巧,沒有多少的實際意義,但是卻被衆多的專家教授追捧,意義何在呢?
大量的、重複的作業真的沒有多大教育價值。學生們就是學了,也沒有實際的應用,沒有了學以致用,這樣的學習有多少意義,很是讓人懷疑的。
他鄭重警告說,當前的教育模式只能是培養出一批“做題家”。學生被動地學習,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一旦步入社會,就捉襟見肘,不知所措——因爲沒有人再告訴他怎麼去處理實際的問題方法了啊。
一名的高三學生分享了他考入清華大學的九條經驗,讓人看了頭皮發麻。他列舉的方法包括:連續 289 天每天凌晨四點半起牀學習;早餐 5 分鐘,午餐 9 分鐘,晚餐 7 分鐘;寫卷子寫到手磨破皮,用創可貼綁好繼續寫;背誦 30 篇作文範文;把書桌搬到空教室單獨學習;爲提高答題速度,一天寫完 11 套理綜試卷;把過去 15 年的高考真題,寫三遍;每天衝5袋特濃咖啡,最終直接將咖啡粉,和着水吞下去;反覆朗讀生物書 17 遍。
這樣的學習強度,還是正常人的行爲嗎?人都成了機器了。這也是爲什麼現在的孩子都感情匱乏,遇到問題就會走極端了吧。因爲他們一個個都成了只會做題的機器,而離開了紙面,他就不知道世界是怎麼樣子的了,他們還能學會生活,面對困境嗎?不就有神童就因爲連日常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而退學的故事嗎?這其實就是最好的證明啊。
北大本科、清華研究生畢業的李永樂教授就曾經說過:自己的日常生活技能很差,因爲從小到大,父母都爲自己安排好了一切,自己只需要專心學習。這種情況使他成年以後,連最基本的生活常識都不瞭解。
他還因此舉例,自己家的空調出了故障,自己硬是找不到問題出在哪裡。請來了一個維修師傅,換了一個電池就解決了問題。這看着是不是有點像笑話,但是這確實實際存在的,你看到了還覺得好笑嗎?
劍橋大學的一名畢業生自稱廢柴,因爲他畢業後求職屢遭拒絕,因爲除了學歷,他幾乎沒有其他可以展示的能力。
他們的經歷提醒我們,過分關注學術成就而忽視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的發展,最終往往會導致個人在現實世界中的根本就沒有辦法生活,連最基本的生活問題都不能解決。
學者項飆將當代年輕人比作“懸浮的蜂鳥”,必須不停地振翅才能保持飛行,稍有懈怠就會墜落。當前的教育,是無止境的內卷,爲了贏得優勢不得不付出極大的努力。
社會彷彿只有一條跑道,讓每個人都在上面競速,而最終的結果卻讓所有的人都成了一無用處的生活廢人,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很好地照顧。
我們應該選擇不同生活的道路,而不是將所有人都塞進同一種生活模式。只有這樣,社會才能豐富多彩,每個人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價值。
熱切期望那些高學歷“窮人”越來越少,每一個人都能選擇一條陽光明媚的人生道路。面對王文湛教授的感慨和那些令人咋舌的學習經驗,我們不禁要反思:教育的真正意義何在?是爲了培養出能夠應對各種複雜數學題目的機器,還是爲了培養出能夠獨立思考、有生活技能、能夠面對現實世界的完整的人?
我們不能否認,學術成就的重要性,它是我們走向更好未來的重要基石。但同樣,我們也不能忽視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的發展。畢竟,生活不僅僅是解題,更是面對各種實際問題的挑戰。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出既有學術能力,又有生活技能的人。這樣的人,不僅能夠在學術上有所建樹,更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游刃有餘,面對各種挑戰。因此,我們需要改變當前的教育模式,不再過分追求學術成就,而是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需要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能夠探索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我們也需要重新審視社會的評價標準。我們不能僅僅以學歷和學術成就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更應該看重他的品格、能力和對社會的貢獻。讓我們共同努力,打破“做題家”的束縛,讓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道路,成爲既有學術能力,又有生活技能的完整的人。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豐富多彩,每個人的價值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親愛的讀者,對於王文湛教授痛批當下的教育模式,要廢掉一個人,就讓他成爲高學歷“窮人”這件事,你有什麼想要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