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看兩岸》追隨歷史腳步 創新兩岸交流

攝於南京。(作者提供)

前言:從未想過能參與中華民國前總統首次踏上中國大陸的歷史性行程,見證兩岸交流,此行親臨書中所講述的史蹟,中華民國在大陸的歷史脈絡展現眼前。

爺爺來自安徽阜陽,所以我特別理解那種對於中華民國的熱愛,與兩岸血脈相連的情誼。而我多數的本省籍親族也都清楚祖先來自福建。祖輩們經歷過日據、二戰與中華民國遷臺的過程,認同中華民國在臺灣的事實。當前兩岸關係惡化,只剩下口號煽動更多的兩岸隔閡。樹敵,並非當前國家處境的理性選擇。透過課綱切割中華民國在1949年前的歷史,糟蹋了我們的文化與根源認同。這次馬前總統與大九學堂安排的行程,透過歷史與時事的結合,提醒我珍視自己的歷史與文化,並思索如何在大國搏弈下應對兩岸變局。

●南京故都

十二天的行程,訪團走訪了南京、武漢、長沙、重慶、上海等城市,還加上衡山之行,行程十分緊湊。南京,曾是我們中華民國首都,中山陵和總統府給人雄偉莊嚴的感受。馬前總統在中山陵提的「和平奮鬥,振興中華」,提醒了學員們追隨國父精神,兩岸應共同追求和平。在南京還參訪了大報恩寺、烏衣巷、夜遊秦淮河等,豐富樂活,但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仍令我印象最深刻。衆多展覽演示了當時日軍對無辜百姓的暴行,我同感憤怒與哀傷。接續參訪的拉貝(John Rabe)故居則是在絕望之中的人道光輝,也是我前所未聞的。拉貝雖爲納粹黨員,但他在一棟小小的洋房中收留近六百位難民,一如同爲納粹黨員的辛德勒(Oskar Schindler),與中華民國駐維也納大使館的何鳳山領事,讓許多猶太人倖免於納粹迫害。即便日本事後對南京事件與侵華表達遺憾,但極右主義者依然否認屠殺,令人失望。

●武漢印象

武漢這座落在長江兩岸的大城,有豐富的歷史與宜人風情。藉四川保路運動發動的武昌起義,成立了湖北軍政府,是中華民國的起點。可惜武漢在近年揹負了疫情的指責。我們與陪同的湖北臺辦人員何姊,有許多喜悅親切的對話交流。抵達當晚,大夥們一同坐船遊長江。想到《人在囧途》裡兩位主角在船上的場景與風趣的對話,我們的談笑聲劃破了夜空。馬前總統也親切的與我們聊到許多與武漢相關的歷史故事,以及對這次交流的期望,希望對兩岸產生正面的影響力。隔天參觀了辛亥革命博物館,和當時湖北軍政府的辦公大樓,其中收藏不少中華民國建國之初的紀念影像。當然還有黃鶴樓,雖是重建,但登高之際,仍能呈現過去詩人們爭相獻詩的美景。湖北省博物館內收藏了許多春秋戰國時期曾國還有楚國的文物,那些文物呈現了兩岸共同的中華文化根源。鄂菜在臺灣相當少見,是充滿了麪食的料理。在武漢的一場餐敘中第一次嚐到茴香水餃,那比印度菜還濃郁的香料味令人讚不絕口,欲罷不能。跟武漢大學的交流是此次行程中第一個學生交流活動,事前雙方都緊張擔心,但結果表現出色,讓人理解交流是可行的。只可惜武漢大學校園的櫻花已凋,未能領略傳說之美。

●湖南激盪

抗日戰爭中四次長沙會戰驚心動魄,尤其是衡陽保衛戰,堪譽爲「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除了拜訪紀念館外,我們登上南嶽衡山的祝融峰,讓我想起《東南苦行山》的歌詞,「龍珠九轉十二金光反指五嶽和三江」,激動澎湃!然而在湖南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馬前總統在湘潭老家祖墳前用家鄉話祭祖。慎終追遠,兩岸皆同。祭祠中提及他兩次當選就任中華民國總統,這在湖南衛視播出後,立刻引起大陸網友大量關注。

而後在與湖南大學的交流時,馬前總統直言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關係,當下聽見這樣的說法,猜想在臺灣必將引發論戰,甚至會被扭曲。但「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馬前總統「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孤勇精神,怎能不令人感動?此舉定能激發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堅持向前。順帶一提:長沙的黑色臭豆腐搭配上湖南辣醬令人驚豔,豆腐乳也讓我讚不絕口。

●重慶記憶

從長沙搭南方航空飛抵重慶後,我感受到重慶是個特別的城市。除了氣候宜人外,這個山中大城將高樓蓋在山腰上,地跨長江與嘉陵江的交會讓人讚歎不已。重慶抗戰時作爲國民政府陪都,在抗戰歷史博物館內可以看見館內先總統蔣介石的畫像與辦公室、國民政府當時的文件,以及當時的新聞報導。這讓我非常訝異,原以爲這些會被抹去或遮掩。對史事或有不同的解讀,然史實終需面對啊!另一個印象深刻是張自忠將軍墓。在父執輩中,張將軍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據父親說,《英烈千秋》是每看必哭的電影。雨夜中張自忠與妻女窄巷中相遇一景已讓我不忍看完,參觀紀念館時,我也難忍泛淚。張將軍爲了保住民衆的安全而深受委屈,因此決死一戰以示心志,這就是華人所說的志節啊,莫此爲甚。川菜雖然在臺灣處處可見,但這次在重慶所吃到的不僅只味覺麻辣,還有撲鼻的麻辣香氣,禁不住在早餐上大口享用重慶小面。但我大意了,早晨的腸胃有點難以負荷小面的熱情。

●上海今昔

最後一站訪團回到上海,這座繁華美麗的金融之都緣起於一座小漁村,在晚清民初的歷史洪流中逐漸開闢成國際港都。曾經的各國租界區讓這座城市充滿中西混合的風情,外灘仍有不少建築維持當年富麗堂皇的樣貌。與重慶對比,上海快速的生活步調,讓重慶更顯出從容自在。淞滬會戰在八年抗戰中有非常關鍵的戰略意義,這場戰鬥分散日軍軍力與侵華路徑,凝聚了團結抗日意識。其中,實爲四百多人的「八百壯士」,孤軍在四行倉庫的保衛戰尤爲經典,參訪該記念館,思及將士們以死掩護同袍撤退,令人動容,對比今日繁華市景,怎不令人深思!

●結語

托馬前總統之福,這次元首級的旅程對我來說再夢幻不過。所受到的接待絕非一般旅行可比擬。不論這趟行程是否能說服意見相左的人,兩岸之間的持續交流仍是利大於弊。透過對話、互訪來暸解彼此,進而妥協與包容。行程前與回臺後都有人問我,幹麻要去緬懷這些疏遠的歷史與情懷?歐威爾(George Orwell)說:「誰控制過去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政治宣傳(propaganda)限縮了我們的史觀與對未來的想像;建構臺灣共識的路上,何妨先肯定自己的過去,才能用更大的格局面對歧異與挑戰。(馮灝 / 大九學堂第三期學員、喬治華盛頓大學亞洲研究所碩士生)

(本文來源:《奔騰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