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款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NPU)誕生
(原標題:全國首款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NPU)誕生)
中國證券網訊 6月20日,中星微“數字多媒體芯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宣佈,經過五年攻堅,中國首款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NPU)“星光智能一號”已正式誕生並實現量產。與傳統CPU處理器相比,這種NPU處理器的信息處理能力要高出100倍甚至1000倍,能讓攝像頭變成“帶大腦的眼睛”,推動機器視覺等人工智能技術從高大上的科學實驗室走進尋常百姓家。
據北京日報6月21日消息,作爲電腦的核心部件,人們對“計算機大腦”CPU往往比較熟悉。“如果說CPU的數據傳遞模式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麼NPU就好比給數據開了24車道,讓大量數據並行,更高效、低功耗。”國家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中星微首席技術官張韻東介紹,NPU採用了“數據驅動並行計算”架構,顛覆了CPU所採用的傳統馮·諾依曼計算機架構。這種數據流類型的處理器大大提升了計算能力與功耗的比率,特別擅長處理視頻、圖像類的海量多媒體數據,使得人工智能在嵌入式機器視覺應用中可以大顯身手。
一個通緝犯的身影在某處被攝像頭捕捉到後,公安機關不得不動用3000多位幹警,對附近所有攝像頭拍攝內容進行人眼篩選——這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過去,傳統攝像頭只會“看”不會“想”,類似這樣的窘況並不少見。而今後,安裝上一枚郵票大小、不到薄巧克力厚度的“星光智能一號”處理器後,攝像頭將可變成“帶大腦的眼睛”,不僅能夠拍攝錄像,還會自動識別記錄視頻中的有用信息,便於後臺檢索使用。
谷歌人工智能系統AlphaGo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人們對人工智能大爲讚歎的同時,也不禁想讓這樣智能的AlphaGo走進日常生活。然而,在傳統的信息處理架構下,想要一個“行走的AlphaGo”可沒那麼容易。要知道,爲了提供足夠的計算能力,AlphaGo的“大腦”由上千個CPU處理器和上百個GPU處理器等構成,從外形上看,它的大腦需要由幾十臺大型機器組成,體型龐大。
通過長時間的設計、驗證、生產和測試,“星光智能一號”的量產,首次讓神經網絡處理器實現“嵌入式”,加上特殊的信息處理架構,實現比CPU處理器更小型、更獨立,適合裝載進攝像頭、無人機、機器人等人工智能硬件中。目前,“星光智能一號”已成功在視頻監控領域實現產業化並被十多家客戶採用,未來還可廣泛應用於智能駕駛輔助、無人機、機器人等嵌入式機器視覺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