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蟬聯冠軍昇華自我

全紅嬋

2024年8月6日晚,巴黎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決賽在巴黎水上運動中心上演。17歲的中國選手全紅嬋以425.60分衛冕成功。繼1992年巴塞羅那、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伏明霞,2008年北京、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陳若琳之後,全紅嬋成爲世界上第三位在連續兩屆奧運會上奪得該項目金牌的選手。

可以說,她帶動了大衆對跳水項目更高的關注。中國跳水隊在這種氛圍中,於巴黎第一次實現奧運會全部八枚金牌的包攬,將“夢之隊”推向歷史成就的最高點。

未來的三年多,全紅嬋將向奧運會女子10米臺三連冠發起衝擊。

年初世錦賽奪冠實現個人大滿貫

對於17歲的全紅嬋來說,2024年是難忘的一年,也是這位天才跳臺少女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個賽季。除了巴黎奧運會蟬聯女子10米臺金牌並首奪雙人跳臺金牌外,年初的多哈世錦賽女子跳臺冠軍也分量十足,這枚遲來的金牌讓全紅嬋補足世界大賽大滿貫空白。

從東京奧運會決賽一跳驚天下、創造466.20的女子10米臺世界最高分以來,全紅嬋在巴黎奧運週期的三年中也經歷過波折。在東京奧運會上,她的207C(向後翻騰三週半抱膝)接近滿分,可在後來的訓練和比賽中,全紅嬋卻不能完美掌握這個動作,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瑕疵,影響她整套動作的發揮。之後的布達佩斯和福岡世錦賽,她都在女臺決賽中輸給隊友陳芋汐。從整體五個動作的發揮來看,陳芋汐更穩,這和兩人的成長經歷、年齡、發育等多方面因素都有關。

在多哈世錦賽之前,全紅嬋在巴黎週期拿到分量較重的冠軍是杭州亞運會金牌,可是這項冠軍並不屬於世界泳聯賽事序列。在2022和2023年,除了兩屆世錦賽未能登上最高領獎臺,全紅嬋在一屆跳水世界盃和改制後的世界盃總決賽上,都輸給陳芋汐,始終未能在除奧運會之外的另外兩項大賽中奪冠。去年11月底12月初在武漢進行的全國跳水錦標賽、世錦賽和奧運會選拔賽,全紅嬋連續屈居亞軍,一度讓外界擔憂她的奧運前景。

但即便再頂尖的運動員都要邁過心理關。不服輸的全紅嬋在冬訓中猛攻短板,加強動作的穩定性和陸上力量練習,克服生長髮育帶來的阻礙。

兩個多月的封閉苦練終見成果。在今年2月的世錦賽跳水女子10米臺決賽中,全紅嬋以436.25分首奪世錦賽冠軍,在207C動作上得到97.35分,這是她2024年第一大收穫。

巴黎奧運成功衛冕與陳芋汐相互促進

說起全紅嬋的成長曆程,就不得不提到比她大一歲半的隊友陳芋汐,兩人始終在競爭中共同成長相互促進。從東京到巴黎,中國跳水隊在女子跳臺項目上,因爲有這兩位小姑娘,處於一種“獨孤求敗”的地位。

在巴黎奧運會週期,全紅嬋和陳芋汐在國內、國際大賽的女子10米跳臺決賽同場競技15次,全紅嬋贏下其中5次,陳芋汐獲得10次冠軍。在兩人共同出場的這15場比賽,單人項目的冠、亞軍從未讓與他人,雙人項目的金牌也從未旁落。相較之下,陳芋汐獲勝次數更多,全紅嬋奪冠含金量更高。陳芋汐贏下的比賽包括兩屆世錦賽、一次世界盃賽、兩次世界盃總決賽、兩站世界盃分站賽,三次全國賽;全紅嬋獲勝的比賽包括東京奧運會、多哈世錦賽、杭州亞運會、陝西全運會、一站世界盃分站賽。

在巴黎奧運會女子雙人10米臺決賽拿下金牌後,“絕代雙嬌”又進入到熟悉的單人賽競爭。對陳芋汐來說,她的夢想是拿到這塊單人賽奧運金牌,否則職業生涯榮譽不完整。對於已經奪得一次奧運單人賽金牌的全紅嬋來說,這是她第一次在熱烈喧囂的氛圍中征戰奧運賽場,她想像自己的教練陳若琳那樣蟬聯冠軍。

巴黎奧運會女子跳臺單人決賽,全紅嬋第一跳就再次技驚四座,在107B(向前翻騰三週半屈體)動作上完美一跳,7個裁判都亮出了10分,拿到90.00分的滿分。後面四跳雖有個別動作的分數不及陳芋汐,但此時的全紅嬋已不可戰勝,時隔三年再次站到奧運會最高領獎臺,追平前輩伏明霞和陳若琳的成就,成爲該項目奧運連冠第三人。

女子跳臺的絕對優勢帶動夢之隊包攬八金

全紅嬋和陳芋汐在女子跳臺上表現出的巨大優勢,是中國跳水隊目前在國際賽場上實力超強的縮影。在巴黎,除了男子雙人跳板和男子單人跳臺的決賽還出現一些波瀾,中國隊在男子單人跳板、女子跳板、跳臺等大多數單項中都處於絕對優勢。

在雙人項目進入奧運會跳水比賽以來的24年共7屆奧運會中,中國隊其實每一次參加奧運會前,都被預測包攬八枚金牌。但奧運賽場的競爭和變化層出不窮,國外選手往往能在大賽的環境中超常發揮,從“夢之隊”手中搶下個別單項金牌。

然而在巴黎,中國跳水隊終於實現了這一成就。女子跳臺的帶動作用是巨大的,因爲中國隊在本世紀開始的兩屆奧運會上,都沒能拿到女子跳臺單人金牌,在世錦賽上也多次因爲黑馬的出現而失去金牌。全紅嬋和陳芋汐的脫穎而出,讓女臺兩個項目堅不可摧,其他項目特別是男子板、臺的跟進,新老隊員的搭配組合,讓“夢之隊”的軟肋更少,具備包攬八金的基礎。

某種意義上,2024年是中國跳水隊歷史上最成功的一年。

文/本報記者劉艾林

統籌/王詠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