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吹左風

(新華社)

6月19日,游擊隊員出身、重視環保與社會正義的左派參議員裴卓當選了哥倫比亞首位左派總統,這對哥國、對拉丁美洲、對美國固然是一件大事,甚至對全球發展、對遠在地球另一端中國的歷史崛興也可能是一樁影響深遠的大事。

從何說起?讓我們從三個角度來看:一、全球「左」化現象;二、全球化發展的辯證邏輯;三、中國崛興的時與運。

第一,全球「左」化。不同於古巴或委內瑞拉,長期右派執政的哥倫比亞開始左轉,意味着哥國一直以來扮演美國在拉美地區重要盟邦的角色將出現變化,甚至也標誌着拉丁美洲新一輪左潮的興起。因爲數百萬哥國年輕人在貧窮中掙扎、民心思變的集體渴望也同樣出現在秘魯、智利、巴西的一衆拉美國家。

如果10月巴西大選前總統魯拉順利回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幾個中南美大國集體向左轉,那就不只是美國在拉美將被邊緣化,更意味着這一股方興未艾的「左風」極可能對近一個世紀來美國霸權主導下的全球化發動全面的挑戰與反擊了。

因爲諸多證據顯示,即使在一衆老牌西方大國內部,比如英國(30年來最大規模罷工)、法國(左翼政黨成第二大黨,得票率緊逼馬克宏的執政聯盟),甚至美國(貧富差距及種族問題導致社會與政治的50%vs.50%的對立)也是左風熾烈。客觀地看,這或將是一種可名之爲「全球左化」的全球化現象或趨勢。

第二,毫無疑問,當前這種方興未艾的「全球左化」現象正是對長久以來全球化現象的反撲。人類歷史上真正的全球化迄今爲止只有兩個版本:英國版與美國版,前者是重商主義加帝國主義加殖民主義;後者是軍事霸權加美元霸權加媒體霸權。表象雖不同,本質卻都是資本主義,爲資本利益集團服務。所以迄今爲止所謂全球化,一以貫之,就是資本主義全球化,也是一個以右爲尊、以右爲主的「全球右化」。

右,重視的是效率、生產力、競爭力,基本不關注市場充分競爭下弱勢者的處境。所以資本主義在一個國家之內運作,必然會在快速增長的同時,面對着社會因不公平、不正義而產生的社會矛盾問題。當資本主義因全球化從個別國家延伸覆蓋到全球,全球也必然會因此出現無論個別國家或整個世界,都會面對社會公平與正義的問題,從而滋生了左派,並開始對右派進行反擊或反撲。是以全球化從「全球右化」到「全球左化」是一種邏輯與辯證的必然—從「正」到「反」。

第三,那麼,該怎麼辦?其實,無論左化或右化,偏了都不好,都會面對一再的反撲。要避免左與右之間的折騰,必須有一個能兼容左與右的路線或模式。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曾進入過左的歧途,1979年改革開放後放棄計劃經濟接受市場經濟是向右轉;但仍堅持社會主義,是重視左。因此「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種能兼容左與右的新全球化模式。隨着綜合國力強化,中國在新世紀的崛興已無太大懸念,如果再加上中國版的新全球化模式,那就真的是中國的時與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