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僅剩不足50只!人工繁育還極其困難,我國野外已經消失不見

«——【·前言·】——»

2023年11月,四川在線發佈了一則消息,消息中稱在印尼有一頭小蘇門答臘犀牛出生了!

發現了這頭小犀牛之後,工作人員可真是太高興了,畢竟這玩意在全球範圍內的數量已經不到50頭了!

那麼蘇門答臘犀牛是什麼物種,爲什麼數量會如此稀少呢?

«—【·瀕危物種的前世今生·】—»

1793年,在蘇門答臘島的密林深處,一聲槍響打破了原本的平靜。一頭蘇門答臘犀牛倒在了血泊之中,也第一次將這個物種帶入了西方世界的視野。

彼時,正值地理大發現的黃金時代,世界各地的珍奇物種不斷被發現和記錄,但蘇門答臘犀牛的出現,依然引起了學術界的震動。

這種體型嬌小,渾身披毛,長着兩隻尖角的奇特犀牛,看上去很是可愛,但是人們卻漸漸地發現,它的數量似乎並不太多,想要對它進行研究可真不容易。

18世紀晚期,倫敦動物園終於在野外成功地抓到了一頭活的蘇門答臘犀牛。這對於當時的科學界來說,無疑是令人十分激動的事。

在此後的百年間,陸續有55頭蘇門答臘犀牛被捕獲,它們被圈養在世界各地的動物園和馬戲團裡,成爲人們瞭解這種神秘生物的唯一窗口。

然而,即便如此,人們對蘇門答臘犀牛的瞭解依然十分有限。

它們的習性、繁殖方式、種羣數量等等,都如同一個未解之謎,困擾着無數的科學家。更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被圈養的犀牛,並沒有能夠延續它們的種羣。

疾病、環境的改變、以及人類的干預,都使得它們的生存狀況岌岌可危。

1972年,當最後一頭圈養的蘇門答臘犀牛在丹麥哥本哈根動物園去世後,人們差一點就失去了研究這種珍稀動物的唯一途徑。

時間來到20世紀末,蘇門答臘犀牛的生存狀況已經到了令人堪憂的地步。曾經廣泛分佈於亞洲各地的它們,如今只能在蘇門答臘島和加裡曼丹島的五片孤立的區域苟延殘喘。

2020年,澎湃新聞發佈了一則消息,據估計,目前野外僅存不到30頭蘇門答臘犀牛,它們如同風中殘燭,隨時可能熄滅。

更令人痛心的是,即使是這些僅存的蘇門答臘犀牛也面臨着重重的生存威脅。

棲息地的破壞、盜獵的猖獗、以及種羣的孤立,都使得它們的生存之路更加艱難。如今,蘇門答臘犀牛的命運,再次成爲一個謎團。

«—【·中國歷史上有蘇門答臘犀牛?·】—»

但實際上,在很久以前,我國境內也是有蘇門答臘犀牛生活的。

在我國古代的文獻和文物中,有多個朝代都對它有着一些零零散散的記錄。

這些零星的記錄,如同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珍珠,爲我們拼湊出蘇門答臘犀牛曾經的輝煌,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它們如今的困境。

商周時期,是我國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在這些精美的青銅器上,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犀牛的造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名爲“小臣艅(yú)犀尊”的青銅器。

這件鑄造於商晚期的青銅器,塑造了一頭敦厚肥壯的雙角犀牛,其形態特徵與蘇門答臘犀牛十分相似。

此外,在其他一些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我們也發現了類似的雙角犀牛形象。

這些青銅器上的犀牛造型,並非憑空想象,而是古代工匠對現實生活中動物的真實描繪。

由此可見,在商周時期,蘇門答臘犀牛很可能曾經在中國境內到處都是。

除了文物之外,古代文獻也爲研究學者們提供了很多關於蘇門答臘犀牛的線索。

《左傳·宣公二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宋朝大臣華元在一次戰爭中戰敗後逃回宋國,一位築城民工嘲笑他丟盔棄甲。

華元則反駁說,牛和犀牛那麼多,盔甲扔掉了重新再做不就是了。

民工則反問道,牛和犀牛的皮雖然很充足,不過盔甲的丹漆可算是貴得很呢。

這段對話表明,在當時的宋國,犀牛皮已經成爲一種常見的材料,甚至比丹漆還要便宜。這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當時犀牛種羣的數量應該非常多。

然而,到了今天,想在野外找到一頭犀牛真是難如登天的事。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犀牛在中國境內的消失?

«—【·消失的犀牛?·】—»

一種觀點認爲,因爲氣候發生了變化,所以犀逐漸開始往南方那邊離開,最後安家落戶了。

但後來隨着氣候的變遷,犀牛的棲息地逐漸萎縮,最終退出了中國境內。然而,這種說法並不能完全解釋犀牛消失的原因。

這表明,犀牛的消失,並非僅僅是氣候變化的結果。然而犀牛的消失,並非僅僅是氣候變化的結果。

犀牛種羣的衰退,與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有着密切的關係。

自周朝開始,農業成爲中國古代文明的基石,爲了獲得更多的耕地,人們開始大規模地砍伐森林,開墾荒地。這種對自然環境的改造,無疑對犀牛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許多少數民族也以“除翦禽獸”作爲“文明開化”的標誌。這些歷史記載都表明,在古代中國,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已經非常深刻。

大規模的森林倒在了人們的鋸子之下,犀牛能生活的地方不斷萎縮,食物來源也越來越少。

與此同時,人類也會經常獵殺它們,這樣的獵殺行爲從古至今都有。

人們偶然發現犀牛角還有藥用作用,犀牛皮可以製作盔甲的效果相當不錯,於是動不動就對這些大傢伙下手。

於是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下,犀牛種羣數量急劇下降,最終在我國境內消失。

蘇門答臘犀牛的悲劇,提醒我們,人類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應該關注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況,努力尋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方式。

«—【·保護犀牛?·】—»

蘇門答臘犀牛的情況讓世界各地的學者都非常痛心,所以就想着一定要研究出辦法,不能讓它們從地球上消失了。

1984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公佈了了一項計劃:捕捉野生蘇門答臘犀牛,嘗試人工介入繁育,以此來挽救這個瀕臨滅絕的物種。

1985年,一頭雄性蘇門答臘犀牛被人們抓住,隨後送往英國,緊接着,又有七頭犀牛被送往美國的四家動物園。

儘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蘇門答臘犀牛的人工繁育計劃在初期還是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大多數犀牛都“水土不服”,吃不慣新環境餓食物,還總是生病。

結果到了1990年,已經有八頭犀牛因爲這種各樣的原因消失了。人們意識到自己對於蘇門答臘犀牛還是不夠了解。

與其他種類的犀牛不同,蘇門答臘犀牛更喜歡在茂密的森林中生活,平時就喜歡吃一些樹葉子之類的東西。在圈養環境下,如何爲它們提供合適的飲食,成爲一個難題。

此外,蘇門答臘犀牛對鐵的需求量也與其他犀牛不同。

在野外,它們需要攝入大量的鐵來補充被一些寄生蟲消耗的營養。而在圈養環境下,由於寄生蟲得到了控制,過量的鐵攝入反而會導致鐵蓄積病,危及犀牛的生命。

除了飲食之外,蘇門答臘犀牛的繁殖也是一個難題。雌性蘇門答臘犀牛沒有固定的排卵期,需要通過與雄性犀牛的接觸來刺激排卵。

由於野生蘇門答臘犀牛的棲息地被人類活動分割得支離破碎,許多犀牛長期處於孤立狀態,無法找到配偶,導致一些生理疾病出現,喪失了生育能力。

在經歷了漫長的摸索和失敗之後,人工繁育計劃終於迎來了曙光。美國辛辛那提動物園成功地將三頭蘇門答臘犀牛聚集在一起,並於2001年成功繁育出一頭雄性幼崽。

此後幾年,又有兩頭幼崽出生了。這爲蘇門答臘犀牛的未來帶來了希望,也證明了人工繁育計劃確實有可行性。

蘇門答臘犀牛的案例,是人類探索與野生動物相處之道的冰山一角。在全球範圍內,還有無數的物種正處於瀕危的邊緣。

它們的命運,與我們每個人的選擇息息相關。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守護地球家園的生物多樣性,爲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充滿生機的未來。

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悲傷和惋惜,更要將這份情感轉化爲行動的力量。從自身做起,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支持野生動物保護事業,讓每一個物種都能在這個星球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傾聽,併爲之行動,就一定能夠讓它們的呼喚,再次響徹雨林,響徹世界。

參考:

中國新聞網《大馬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病逝 全球剩約80頭》2019-11-24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KnXz2

澎湃新聞《認識了這種犀牛200年,我們還不知道它吃什麼》2010-10-19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961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