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各強權北極爭雄 大陸籲共建「冰上絲路」
▲北極航道開通將衝擊全球交通發展。圖爲一艘俄羅斯的破冰船到北極執行運補工作。(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28日報導,中共國務院26日公佈《中國的北極政策》說:中國願依託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參與包括北極航道基礎設施建設、商業化利用和常態化運營。
報導指出:「冰上絲綢之路」可視爲「一帶一路」在北極圈內的延伸。大陸近年把參與南北兩極的管理納入發展戰略,在極地議題中力爭話語權,提升影響力。
2017年5月,中國大陸的「國家海洋局」發佈南極政策白皮書,總結在南極科考的情況。北極白皮書則以政策文件形式歸納了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基本主張與戰略目標。2013年中共成爲北極理事會13位正式觀察員之一。
外媒認爲,中國大陸近年來在北極議題上爭取「入局」,主要從兩方面切入,一是北極航道,一是資源開發。 報道指出,北極開發比南極更具戰略價值,各大國競爭態勢也更加激烈。冰消雪融出航道 上述報導稱,隨着地球暖化,北冰洋冰蓋縮小,北極圈裡越來越熱鬧。
北極航道的商業價值、常態化運營這類字眼出現越來越頻繁。夏季穿越北極航道的 船隻也越來越多。 北極航道包括東北航道、西北航道以及中央航道。全球暖化讓北極航道有望成爲國際貿易 的重要運輸幹線。理論上,這條航線可以打通貫穿歐亞大陸和北美的航道,成爲巴拿馬運河及蘇彝士運河之外又一條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道,大幅縮短航程及降 低成本。
2017年7月,中共向俄羅斯提出共建「濱海國際運輸走廊」的建議,獲得積極反應,也希望雙方共同開發利用海上通道、特別是北極通道,打造「冰上絲綢之路」。
之前中共官方公佈的《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構想》首度將北極航道明確定位爲 「一帶一路」三大主要海上通道之一。 專家分析指出:「冰上絲路」有可能縮短中國到歐洲的最短航線,比傳統航線縮短25%至-55%, 也使中國大陸貨品從上海以北的港口到 西歐和北歐的航行時間縮短。
報導又說,現在從中國東北經蘇彝士運河到荷蘭鹿特丹航線,要走48天。如果走俄羅斯北部的東北航道卻能大大縮短中國到西歐的航程。
中共極地破冰科考船「雪龍號」2017年8月首度獨立穿越北極中央航道,全長2500公里,沿途包括北極點及其附近公海水域。外媒認爲,北極儲存着極大量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的礦藏和漁業資源。北極航道可能成爲連接亞歐和北美的重要國際航線,地緣政治版圖上的北極,又是兵家必爭之地。
儘管北極圈內冰原廣袤人煙稀少,漁獵和旅遊是主要的傳統經濟活動, 但在遠離世人視線的地方,有形和無形 資源的爭奪已經持續多年,也成爲北冰洋「新冷戰」升溫的核心所在。
報導指出,爲了協調北極地區的資源 開發和環境保護,促進經濟、 社會和福利的可持續性發展, 1996年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成立了北極國家政府間論壇,北極理事會,成員包括加拿大、丹麥(包括有自治地位的格陵蘭島和法羅羣島)、芬 蘭、冰島、挪威、瑞典、俄羅斯和美國。
六個北極本地社羣代表在北極理事會中有永久參與議席,六個非北極國家(法國、德國、荷蘭、波蘭、西班牙和英國)是北極理事會永久觀察員。中共在2013年獲准成爲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其他正式觀察員包括義大利、日本、南韓、印度和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