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首座 合法民間蚵殼暫置場在東石
嘉義縣政府2021年底輔導東石鄉季津合作社設置全臺首座合法的民間蚵殼暫存場,避免蚵殼被置放在路邊造成環境污染。(張亦惠攝)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嘉義縣政府在東石鄉季津蚵殼暫置場舉辦「蚵」以致勝-蚵殼循環再利用成果發表會,展示如何將蚵殼「垃圾變黃金」,搖身一變各種商品原料,季津是全臺首座合法的民間蚵殼暫置場,縣長翁章樑也頒發嘉義縣廢棄蚵殼暫存場許可證給季津董事長戴森泰。
嘉義縣環保局長張根穆指出,東石盛產蚵仔,但蚵殼處理問題卻是長期無法被解決,全臺每年約產生12萬噸蚵殼,嘉義縣就佔逾7成,約9萬公噸,布袋東石隨處可見堆置蚵殼,造成環境髒亂且孳生蚊蟲還有異味,因此,輔導業者合法設置暫置場,從土地變更、內部建置到核發許可證,跨部會、跨縣市一同推動。
成果發表會現場也邀請臺糖、臺塑等廠商展示殼蚵再製產品,包括蚵殼粉、飼料、肥料、寵物用品、3D列印基材、運動鞋及服裝等。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表示,自己是雲林麥寮人,深知蚵殼對環境的污染,嘉義縣能克服法令規範,設置合法蚵殼集中場,值得其他養蚵縣市參考。
東石廢蚵殼暫存場業者季津合作社負責人戴森泰表是在地人,他說,10多年前認爲東石鄉四處都是廢蚵殼,非常不衛生,且殼上污泥流入水溝,造成水溝堵塞,因此,當時就設置洗蚵場,幫蚵農清洗從海里採收的牡蠣,去除泥土與雜質,降低養蚵對環境的污染;去年底在縣府協助下,成立約8分地的蚵殼暫存場,收集東石一帶蚵殼,讓蚵殼不再被滿街亂放。
翁章樑說,50年無法解決的問題,縣府花2年時間突破各種困難,讓蚵殼暫置場能法制化,「一羣人共同完成一件事!」2021年12月,嘉義縣有了全臺首座合法民間蚵殼暫置場,農業處跟環保局訂定設置管理要點,場內包括圍籬、防水布等都有一定規範需遵守,蚵殼可以做很多應用,把農業廢棄物變黃金,未來希望蚵殼處理能變成循環經濟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