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20天,華人3娃媽死在醫院!丈夫:“醫生讓我妻子放棄治療!”華人大討論……
最近被一篇長文《我妻之死》刷屏,
各大社交媒體上也有很多網友討論此事。
今天我們一起聊聊這個沉重的話題。
放棄美國工籤的學霸
爲追三胎男寶搬去加拿大
故事的女主,名叫張敏。
她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性。
她是個學霸,曾在美國杜蘭大學唸了碩士,並以全A的成績畢業,是班上同學“仰望的人”。
畢業後她曾經持H1B工簽在美國工作。當時其丈夫在上海工作並照看兩個女兒。
而後她因爲思念親人而放棄美國工籤回到上海。
2019年,34歲的她發現自己懷孕,但是當時國內沒有放開三胎政策,爲了能夠合法地生下孩子,她選擇了去往加拿大生子。
做了決定後一家人搬去了加拿大。
爲了省錢,她沒有去醫院,請了助產士幫助,在家中生下一子。
生子後她很快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爲了補貼家用,她還會在週末在自家地下室裡開培訓班上課。
這樣一個努力能幹的女性,將如火的熱情投入到事業和家庭當中,如果命運之 神沒有將她作弄,應該會有幸福溫暖的人生。
而一場疾病,讓她這朵豔麗的玫瑰火速凋謝。
獨自打Uber去醫院
20天后因癌去世
從張敏丈夫的文章中,我們大致瞭解了她從發現病患到去世的故事。
2023年8月11日,張敏做了一個詳細的體檢,這個檢查是爲她即將做的下頜手術準備的,當時的體檢報告並無異常。
2023年8月31日,她順利做了下頜手術。
2023年9月20日,張敏去看了Tache婦科診所的醫生,做了一些檢查。
2023年9月28日,她去就下頜手術複診,當時也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2023年10月9日,張敏一家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騎行幾個小時,當時全家約好在雪季來臨前再安排一起騎行。
2023年10月20日她因爲感覺胃不舒服去了市中心的超市買了些胃藥吃。
2023年10月31日萬聖節,是一個星期二,張敏從銀行下班回來,帶着孩子走了個把小時帶着孩子討糖吃,走了一個多小時,“歡聲笑語,特別開心”。
2023年11月7日,她收到了婦科診所醫生的電話“癌症篩查物的血檢結果有 異常,(需要)重新檢一次”。
2023年11月9日張敏和丈夫一起去St. Vital中心的London Drug打了流感疫苗,原計劃打完針回銀行上班,但是她下午請了假,去離他們家比較近的Victoria Hospital看急診。
急診科醫生給她的診斷是肺結核或急性肺炎,因爲可能有傳染性,那裡的條件無法收治,他們讓張敏留下地址,然後回家,等待有醫療條件的HSC(Health Science Centre)接她去就診。
2023年11月10日,張敏從早上等到下午四點,沒有等到HSC的車,便自己打了Uber去HSC看急診。
從此,她就再也沒回來。她晚上抽了血,做了心電圖,還是沒見到醫生。
2023年11月11日,醫生來了。幫張敏抽了肺部積液,她“一下子舒服了”。
當時醫生還不確定她的病症,說需要進一步檢查,根據初步判斷“最大可能是結核,也可能是真菌感染,或者是癌症,“但癌症可能性不大”。
當日晚上七點多,張敏血氧突然低了,醫生開始給她吸氧。
2023年11月12日是週日,病理檢驗結果沒出來,醫生沒給她任何藥物或治療。
2023年11月13日,張敏給丈夫發短信,“我感覺很不好,不戴氧氣,上個廁所都困難,喘不上氣,也疼。在家時下午是有體力的,現在體力幾乎沒 了”。
當天醫生告訴她“70%結核,30%cancer(癌症)”,張敏發了兩條信息給丈夫一條是“我很害怕”,另一條是“很怕”。
2023年11月14日一天早,張敏又給丈夫發信息,“我今天早上就是害怕”,“害怕得胃疼”。 中午時分,她不用吸氧,也能正常呼吸了,她就讀的曼尼託巴大學商學院將紀念襪和胸針還有她獲得的“Master of Science”的碩士學位證寄到她家,丈夫收了拍照給她,她高興地回覆“sweet”。
從獨自打車入院,她一直是一個人待在醫院,中間丈夫和孩子都無探望。
對此丈夫給出的解釋是,“實在是身不由己,家裡三個孩子需要照顧”。
11月15日,她的情緒開始變差,同時也不斷向家人表達着愛與不捨。
當日下午五點,護士“痰培養沒發現結核”,沒有結核,可能就是癌症了。
11月16日,“一直在吸氧,血氧92以上”,“身體不好,很虛弱”。
2023年11月17日,中午11點23分,結果出來了,是癌,而且已經到了晚期。但是具體什麼癌,她還不知道。九點左右,吃了第一粒靶向藥。
2023年11月18日和19日,確診後的週末她一個人在醫院,兩人在手機上聯繫,商量回家後的安排。丈夫爲之失眠,張敏安慰道,“你做好了照顧我十年的準備,就不會睡不着了”。
2023年11月19日,晚上她的心率升高,醫生給了藥才睡着。
2023年11月20日,她見了醫生,知道了自己的肺癌類型,叫Adenocarcinoma,肺腺癌。
當日醫院開始爲她做基因檢測,確定哪種然後給靶向藥。
2023年11月21日,她的心臟開始出現狀況,“不知道能不能挺過去”,當天做了心臟彩超,結果很好,9點時吃了第一粒靶向藥。
2023年11月22日,呼吸急促嗆痰,還有胸口痛,血氧不穩定,心跳達到了160多。
2023年11月22日,做了心包積液的穿刺手術,比較成功,引出了180毫升心包液。
11月24日,又抽取心包積液180毫升。
11月25日,醫生對張敏的丈夫講“時間不多了,大概撐不到天亮”。
11月26日,上午狀態很好,下午狀態很差,極度虛弱,以及大量出汗。
11月27日,醫生說她“右肺出現新腫瘤,癌擴散得太快,已經接近人生終點。”
11月28日,醫生與患者及家屬開會,說基因檢測出來了,原來的靶向藥用錯了。建議張敏放棄治療,接受臨終關懷,有尊嚴地離開,張敏點頭接受。
11月29日,凌晨張敏的丈夫查資料,發現有藥可治,告訴了她,她用盡了她所有的力量說了一句話,“要!現在要!”
11月30日晚上八點,張敏去世。
丈夫發文緬懷妻子
網友各抒己見
這篇文章發出,很快火遍了海外華人圈,很多人在緬懷張敏的同時,發表自己的觀點。
醫療、家庭、性別、移民... ...這個故事有着不同的切面,人們站在不同角度,表達不同的見解。
移民後的公費醫療可靠嗎?
寫這篇文章,像是一個對加拿大公費醫療體系的聲討文章。醫院給病人檢查不及時、用錯藥,甚至最後“逼”病人放棄求生的希望赴死,讀起來讓人心疼。
很多人也說這篇文章“暴露了加拿大醫療缺陷”,好像生了重病被隨意處置,只能無奈等死。
但是作者也沒有提,這些醫療全部是免費的。一個覆蓋全民的醫療,很難做到讓每個患者都滿意。
服務,效率,費用,像是醫療不可能三角的三個點,要三個都做到,實在在很難。
也有醫療行業內人士提到,醫院給出的解決方案,確實是綜合了現實情況後的合理對策,因爲她的病情險惡,醫生無力迴天,起初用藥哪怕是錯,也是值得去嘗試的努力。
沒有一個國家的醫療系統完美,特別是作者這個英文不是很好的新移民,對於異國的醫療系統更是霧裡看花,帶着些審視、懼怕、懷疑的眼光。
很多移民也是如此,雖然人的肉體物理性的去了另一個國家,但是文化上還是未能接納和融入,所以面對此類情況時,會產生矛盾。
東西方的醫療系統和生命觀,存在着差距,“好死不如賴活着”還是“沒有生病質量的活着不如死去”? 在這裡產生了衝突,最終成了男主心中咽不下的那口氣。
男主內女主外靠譜嗎?
在醫療議題之外,很多人就此事探討起家庭的議題。 讓這篇文章推向風口浪尖的,是故事裡的夫妻關係。
這是一個“女主外,男主內”的家庭,因爲妻子在國外有能力讀書、工作,所以賺錢養家的壓力全在她一人身上。
女主是個學霸、三娃媽,一人打工供養全家,週末還要在地下室開補習班。
男主以旅遊籤的身份住在加拿大,不會開車,不主理家中的收支錢財,不工作,老婆生病後很久沒有過去探望。
在張敏丈夫的微信視頻號上,我們看到了他在追悼會上的發言,除了重複妻子的雅思等考試成績外,講不出妻子的一個生活細節。
他說,“妻子記仇、性子倔、非要生三胎”。
妻子去世好幾個月後寫文章求打賞,理由是“給孩子買書”。
因此很多人覺得張敏是被這個家庭給“累死”的。
這是很多人詬病的點,張敏的丈夫給出瞭解釋:
在新西蘭也有不少這樣的家庭,例如妻子拿學簽過來讀書,丈夫用伴侶工籤找工作。或者是丈夫工簽過來工作,妻子在家帶娃順便打些零工。
對於家庭個體的選擇,我們表示尊重,只是不免會想, 如果平行宇宙裡張敏沒有生育,只是一路求學工作,會不會有另外一番人生?
又或者他的丈夫有能力開車工作,會不會讓她的壓力消減一些,起碼能夠在她生病時開車送她去醫院,或是帶孩子去醫院探望生病的媽媽。
但是我們如果怪她“戀愛腦”生了太多孩子,又何嘗不是一種“厭女”,女性有追求生育、工作的權利。只是在一些不合理的家庭結構之下,她的自然選擇,會成爲壓倒她的那根稻草。
文章中張敏的丈夫安慰孩子,“媽媽生病了,永遠不回來了,爸爸就是媽媽”。
這種看起溫暖的話語,又何嘗不是一種權利剝奪,孩子心目中的媽媽,也許沒有那麼容易被輕易取代。
最近一部電影《深夜魔鬼秀》中的女主患的也是同樣的癌症。劇中的女主,被想要取得事業成功的丈夫獻祭給了邪教,最後找回男主復仇。
無論如何,張敏都無法醒來,醫療系統和家庭關係,是否讓她失望了?她生命的最後關頭又會懷念些什麼?我們等不到答案。
無論怎樣,逝者已矣 ,生者如斯,珍惜眼前人。
你怎麼看待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