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核四的三千億重生
(圖/匿名核四員工提供)
核四發電廠是攸關國家能源政策與民生用電的重大公共建設,已投入約3000億納稅人的辛苦錢。長年來,卻因政治、意識型態問題而命運多舛,歷經停建、復建等一波三折,2015年7月1日正式進入封存狀態,留待由全民決定下一步應如何走下去。
核能發電是一個龐大複雜的工程科技系統,社會上絕大多數民衆並不瞭解其細節,很容易成爲某些利益團體爭奪政治權力的工具,因此每個國家都有反核運動。其實,反核運動主要是以「政治」爲訴求,實應由政府相關部門以「政治」方法來解決。尤其在民粹盛行的當今,單靠技術專業的溝通說明,無法讓民衆理性認識核電,也無法解決反核的歧見。
本次公投的公報上,行政院不同意的主要理由有二,首先是地方政府反對,核廢料無法解決。第二是重啓困難重重,費時太長,至少要10幾年以上的時間。但行政院卻將核廢料無法解決的問題甩鍋給地方政府,那我們爲何需要中央政府?國外先進國家可行的諸多方案在臺灣就通通不可行?核四重啓問題的本質,牽涉中央地方、政黨選舉的利益與糾葛,歷經藍綠政府已持續幾十年了,我們呼籲大家踊躍站出來,利用此次公投,投下同意票,鞭策政府嚴肅檢討臺灣目前惡質的政治運作,打開政治的死結,善用所有的低碳能源,否則臺灣如何與國際同步減碳以對抗嚴峻的氣候變遷?
其實,核四廠一號機已成功完成試運轉測試,臺電並將一號機的126個系統的「系統功能試驗」報告提送原能會。由於核四於2015年7月1日進入封存狀態,封存前,原能會還有32項報告未審閱完畢,封存後,當然暫停審查,真相是原能會未完成審查,不是審查沒有通過;而二號機的工程進度也完成91%。
按照行政院的說法,啓封至商轉竟然要需時至少十幾年以上,對比日本同一型號第三代核電廠同樣的兩個機組,從興建到連網商轉費時不到4年,行政院提出如此「誇大不實」的年數,如何令人認同?只能呼籲大家踊躍投下同意票,督促行政院委託獨立有信譽的工程專業團隊,撇開政治干擾,給全民一個合理的評估報告。
核四工程已投入約3000億納稅人的錢,若不啓封商轉發電,不僅這筆錢將瞬間消失,受政治影響污名化的核四工程,其真相將永無水落石出的一天。試想3000億若分給臺灣約60萬的低收入戶,每戶可拿到50萬元,立即脫貧改善其生活困境,這是多大的一筆寶貴資源!更遑論,若通過安檢啓封商轉,不但可減少火力發電,而且其低碳又穩定的電力亦有利於臺灣半導體的持續發展,未來的龐大利益將何止3000億!
(作者江祥輝爲清華大學核工所榮譽退休教授,樑正宏爲清華大學核工所教授,許榮鈞爲清華大學核工所教授兼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