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技更好服務生活(記者手記)

趙 兵

一鍵下單、一鍵退貨;水、電、燃氣等費用足不出戶即可繳費;公交查詢、地鐵乘車、就醫掛號、一網通辦等,一部手機即可實現……隨着智慧城市的建設,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讓城市變得更“聰明”,城市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務更高效,市民生活更便利。

實際上,老百姓的感受只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末端呈現,其背後需要一系列智能化建設來支撐。比如攝像頭、煙感器等傳感設備的佈設,5G基站、大數據中心、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城市建築、道路橋樑、電力燃氣等公共設施數字化改造等。這部分建設涉及領域多、投入大,要建好、用好、可持續,僅靠政府自上而下推動是不夠的,需要調動多方支持和參與。創造一個智慧城市共建、共享、共贏機制,其重要性不亞於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否則,建好的智能設施因爲維修不及時、無錢持續運營,停擺成“樣子貨”或者“形象工程”,不但發揮不了應有作用,反而造成巨大浪費。

與此同時,也要看到,科技是把雙刃劍,一些不當的智能化改造反而會給生活帶來不便。小區門禁要刷臉,打開智能垃圾桶要刷臉,看起來方便了,卻可能帶來個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風險;掃碼登記、掃碼查詢以及景區、醫院、博物館線上預約,難壞了不擅長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這些問題雖然看起來不大,但解決不好,麻煩不小。如何平衡好信息公開與隱私保護、智能普及與特殊關照等關係,也是建設智慧城市需要面對的必答題。

讓科技更好服務城市,讓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價值觀,也是方法論。如何讓科技更合理地嵌入城市治理、服務市民生活,如何讓城市更宜居、更安全,考驗城市管理者和建設者的智慧。多聽聽市民意見,多看看羣衆反映,一切以百姓幸福生活爲評判標準,智慧城市建設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更好效果。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04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