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舊小區“改”出新貌“造”就幸福
□葉溫婉
2024年,全國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4萬個。根據各地統計上報數據,1-4月份,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68萬個。分省看,山東、河北、江蘇、浙江、遼寧、上海等6個省份開工率超過5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羣衆對實現住有所居充滿期待,我們必須下更大決心、花更大氣力解決好住房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近年來,在中央有關部門的統一部署和大力推動下,各地積極迴應羣衆期盼,分步驟、有計劃地對一些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着力補齊老舊小區在設施、服務等方面的突出短板,解決一批長期困擾居民生活的急難愁盼問題。
老舊小區改造是民生大事,也是民心工程。唯有久久爲功持久發力,才能把這項涉及面廣、事關居民切身利益的好事辦好。江蘇印發《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適宜推廣應用技術手冊(試行)》,整合了適老社區、兒童友好型社區等理念,提出基礎設施改造和公共空間優化等技術體系,並列舉技術要點,提供“菜單式”改造清單。堅持以人爲本,把握改造重點,堅持盡力而爲、量力而行,一定能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這項惠及民生的好事做好。
老舊小區改造既要抓好“面子工程”,也要做好“裡子文章”,有“力度”更有“溫度”。譬如,淮安的長江路街道在小區提升改造過程中,重點聚焦羣衆急難愁盼問題,把老舊小區改造的重心放在修復路面破損、實行雨污分流、拆除違章建築、科學規範停車位等羣衆關切的工作上,既補齊老舊小區配套設施短板,又不斷完善區域服務功能,以點帶面、重點突破。環境從“差”到“美”、道路從“坑窪”到“平坦”、停車從“亂”到“規整”,小區“顏值”不斷提升、“內涵”不斷豐富,改出了居民滿滿的幸福感。
今天,老舊小區改造不僅要注重滿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也要考慮如何根據實際條件打造更高品質的生活空間。新建樓宇能夠利用前沿技術和手段的“風氣”之先,老舊小區改造除了修修補補之外,更要“化蛹成蝶”,跟上時代。利用老舊小區“大手術”機會,集約化採用新技術新材料,尤其用數字技術讓老舊小區的“後發優勢”得以顯現。將智慧元素融入其中,將安裝智慧養老撫幼設施系統、智能停車充電系統等設備,讓老舊小區變身“智慧社區”,讓居民共享數字生活。
當前,居民對生活環境的期盼從“顏值”更加迫切地轉向“氣質”。我們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下足“繡花針功夫”,用耐心和細緻,既做精“面子”,又備足“裡子”,讓社區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爲人民羣衆高品質生活的空間,進一步推動實現人民羣衆從“有房住”到“住得好”的飛躍。
全國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4萬個,期待更多老舊小區能夠華麗轉身,讓居民享受到居住環境的改善,更能體會到生活方式的躍升,不斷提升百姓的幸福感。